南宋第一高僧牧溪《观音·猿·鹤图》古琴曲《猿鹤双清》

“蜀派古琴”也称“川派古琴”,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向来被各路琴家所重视。“蜀派古琴”是中国古琴近代九大演奏派别之一,其主要的音乐风格以气势磅礴,躁气蓬勃为主。

《猿鹤双清》即是蜀中古琴最具代表性的琴曲之一,其曲调流畅明快,写猿鹤相亲,嬉戏林间之景象,极具生气。

《猿鹤双清》琴曲中可以听到猿啸和鹤唳,声清而欢快,亦有道家缥缈逍遥之感。其声凄以清,其调高而畅。殆如老鹤唳风,玄猿啸月,使人听之利欲心头忘,出尘之想斯在,故曰双清。

牧溪松猿图

关于《猿鹤双清》

猿”、“鹤”在中国传统理念中为隐士的代表。《宋史·石扬休传》:“扬休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

明代刘基《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清代方文《饮从兄搢公民部》诗:“猿鹤岂无干禄意,江关只恐厌人稠。”两者常被文人写在诗词中称颂,猿于山林中自由生活,以野果和清露为食,不为世俗所扰,世上千年,山中不知何时,地为床,天为被,无所拘,无所束。

“鹤”在中国文化上有重要地位,在道教中,鹤为长寿的象征,有仙鹤之称,道教的先人多以仙鹤和神鹿为坐骑。中国传统文化里,长者去世有驾鹤西去的说法。其被称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清”字用来形容“猿”和“鹤”的品格,具清雅高尚之意。最早曲名为《双清传》,其曲配有歌词,歌词描写的是“猿”和“鹤”,故后来就将其改名为《猿鹤双清》,琴曲中可以听到猿啸和鹤唳,声清而欢快,亦有道家缥缈逍遥之感。《谢琳太古遗音》说到,“其声凄以清,其调高而畅,殆如老鹤唳风,玄猿啸月,使人听之利欲心头忘,出尘之想斯在,故曰双清。”

《猿鹤双清》又名《双清传》,初见于明年的《谢琳太古遗音》,为宋代石杨休所作,一说为宋高大素所作。其传谱见于《谢琳太古遗音》(年)、《黄士达太古遗音》(年)、《发明琴谱》(年)、《风宣玄品》(年)、《琴谱正传》(年)、《西麓堂琴统》(年)、《杏莊太音补遗》(年)、《五音琴谱》(年)、《重修真传》(年)、《玉悟琴谱》(年)、《琴书大全》(年)、《绿绮新声》(年)、《藏春坞琴谱》(年)、《杨抡太古遗音》(年前)、《琴适》(年)、《理性元雅》(年)、《裛露轩琴谱》(年)、《双琴书屋琴谱集成》(年)。

牧溪《竹鹤图》

关于蜀派流派及代表曲目

在中国古代,因为封闭,人无法四处游走,文化交流缺乏,各地方语言、生活习惯的不同,造就了各地区的琴也有各地区的风格。四川的琴,可追溯到司马相如,西汉代文学家,在《长门赋》中写到“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按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幼秒”或指弱的音乐,后“慷慨激昂”,“却转”为指法。一曲《凤求凰》成就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千古佳话。

蜀中的琴到东汉时期,还很流行,研究成果表明,琴本应为长江黄河流域发源地,出土的抚琴俑却基本在巴蜀地区,绵阳、成都、资阳、重庆等巴蜀地区。说明古琴在当时东汉受到巴蜀地区人民的喜爱。喜爱古琴的百姓在死后会让家属烧制一个抚琴俑陪葬。

唐代琴学大师赵耶利评论唐代古琴艺术风格,“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吴,即东吴,南京、江南一带;“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说明蜀声奔放燥急。因此显现出了蜀中琴的风格。

《世界遗产在中国》第1集青城山—都江堰

蜀派宗师张孔山

张孔山,名合修,别号半髯子,为中国清代古琴家。蜀派(泛川派)创始人。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年前后,约卒于年前后。

据民国《灌县志》记载:张孔山为重庆人,清咸丰年间,初寓居于漩口(今四川汶川县)川主观,后住灌县(今都江堰市)城隍庙。

据许健《琴史初编》:张孔山为浙江人,清代青城山道士,蜀派古琴宗师,清咸丰年间(-年)在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后寓居二王庙,自号半髯道人。

张孔山自幼出家当道士,少学音律,其琴艺师从浙派琴家冯彤云。清咸丰年间(-),张孔山游方至青城山中皇观,对蜀地琴风情有独钟,潜心研究古蜀琴艺术,最终在都江堰畔二王庙里将山水林泉,谱入琴曲,加工整理了古《流水》,成功攀上了古蜀琴艺术的顶峰。由于曲中反复运用了描写水势的“滚”、“拂”指法,以及流水的各种形态,故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

光绪初年(年),继曹稚云之后,张合修在唐彝铭家为清客,协助他把多年搜求的数百首琴谱详加审订,选出了一百四十五首,编为《天闻阁琴谱》,这是明清以来收谱最多的谱集。

光绪三十年(年),他在武昌开门授琴,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在他教过的俗家弟子中,有两位是得其真传者,一个是叶介福,另一位是顾玉成。

叶介福后来将琴艺传授给女儿叶婉贞,叶婉贞又传给得意门生廖文甫,廖又传给了外孙喻绍泽,喻绍泽先生在总结前人弹琴经验的基础上将川派古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使它在中国国内乃至国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四川音乐学院任教的琴家曾成伟副教授是喻绍泽先生的外孙,张孔山的第六代传人。

顾玉成(号少庚,别署百瓶老人,著有百瓶斋琴谱)则将琴艺传给其子近现代古琴艺术家顾隽(字哲卿,年一年)、顾荦(字卓群,年一年)。并将其传谱辑为《百瓶斋琴谱》。顾氏在年一年在长沙和彭庆寿等人组织了琴社。顾哲卿又传其子中国现代古琴艺术大师顾梅羹(著有《琴学备要》、《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合著、主笔)、《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合著、主笔)等)。顾梅羹又传其女顾淡如、其子中国当代著名古琴艺术家顾泽长。龚一、林友仁、丁承运、丁纪园、朱默涵等当代著名古琴艺术家都先后师从顾梅羹先生。

咸丰至光绪年间,张孔山主要在四川教琴,其间亦曾出游湖北一带,在成都和汉口等地都传授了不少弟子,被认为是川派琴家的主要代表。所传“七十二滚拂”《流水》,气势磅礴,为近百年来琴家所推崇。现存明、清各家琴谱《流水》多为7段或8段。而张所传《流水》为9段,其第6段则全用滚拂,为以前各谱所未见,所谓“七十二滚拂”之名,即由此出。其他各段与诸谱大同小异。据传此曲为冯彤云所授。由于第6段的节奏、指法奇异繁难,原来的减字记谱法难于精确记写,因而张孔山学此段时,全由冯彤云口传心授,并无成谱。张孔山及其弟子虑其日久失传,遂共同拟出新的谱字,刊于《天闻阁琴谱》(,成都叶氏刊本),后为流传最广的古琴曲谱本。民间尚有张氏所传古琴谱抄本多种,为张氏各弟子所辑录,其指法节奏、谱字的记写,都与《天闻阁琴谱》不同,均未广泛流传

张孔山精于《流水》、《醉渔唱晚》、《普庵咒》、《孔子读易》等琴曲。他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尤其为琴曲之珍品,甚受推崇。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张孔山的琴曲传谱,存见的有:《高山》、《平沙落雁》、《潇湘夜雨》、《化蝶》、《渔樵问答》等。

年8月20日发射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无人星际太空船旅行者2号,以及年9月5日发射升空的姊妹船旅行者1号探测器,它们都携带着旅行者金唱片,上面刻有90分钟的声乐集锦,包含了27首世界名曲,其中就包括了7分37秒的中国古琴曲《流水》,是27首中最长的一首,也是这27首中唯一完整的一首曲子。这曲《流水》的整理者和传谱者就是张孔山,由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演奏。

负责编制这张唱片曲目的安·德鲁扬在《地球的倾诉》一书中说:“我打电话给哥伦比亚大学的周文中,请他推荐一首中国乐曲,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流水》。他说:‘这首乐曲描写的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中国古琴在耶稣诞生前的一千多年就有了。自公元前五世纪中期至四世纪的孔子时代起,《流水》一曲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选送这首乐曲足以代表中国’。我们决定采用它。这是二十七段乐曲中决定得最快的一首。”

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曲教授及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周文中年9月8日前来中央音乐学院接受名誉教授聘书时应邀所做演讲时说:“我在年顺利地提议把管平湖大师所录音的《流水》古曲收进了美国送到太空去的宇航船‘航天者’(Voyager)所载的一张金制唱片中,与欧洲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并立地代表了整个地球有史以来的古典音乐。因此使我们的《流水》能争先在太空中静待将来宇宙中‘知音’来再度发现。”

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张道长九十多岁之时,只身离观云游四海,从此不知所终,俨然一代隐仙高士。

《天闻阁琴谱》,《流水》,张孔山谱,管平湖演奏

旅行者金唱片,英文全名《VoyagerGoldenRecord》,唱片为一百二十分钟,其中三十分钟介绍地球、生命、人类等信息,余下九十分钟全是音乐。

唱片中九十分钟的音乐目录:

德国-巴赫“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由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演奏,由卡尔·李希特指挥。4分40秒

  

爪哇-“花的种类”,由PuraPakuAlaman以甘美朗演奏,由K.R.T.Wasitodipuro指导,由罗伯特·布朗录制。4分43秒

  

塞内加尔-敲击乐,由查理士·杜代尔(CharlesDuvelle)录制。2分08秒

  

刚果民主共和国-俾格米女子创始曲,由柯林·特恩布尔录制。56秒

  

澳大利亚-澳洲原住民歌曲“星晨”及“邪恶鸟”,由SandraLeBrunHolmes录制。1分26秒

  

墨西哥-“ElCascabel”(门铃)由LorenzoBarcelata及MariachiMéxico演奏。3分14秒

  

美国-“JohnnyB.Goode”由查克·贝瑞作曲及演奏。2分38秒

  

新几内亚-男士家歌,由RobertMacLennan录制。1分20秒

  

日本-尺八“鹤の巣篭もり”(鹤巢),由山口吾郎演奏。4分51秒

  

德国/比利时-巴赫“Gavotteenrondeaux”(回旋的嘉禾舞)来自小提琴E大调第3组曲,由ArthurGrumiaux演奏。2分55秒

  

奥地利/德国-莫扎特“魔笛”(DieZauberfl?te),第14号夜后咏叹调,女高音莫泽尔,由巴伐利亚州歌剧院,由沃尔夫冈·萨瓦利希指挥。2分55秒

  

格鲁吉亚-合唱团“Tchakrulo”,节录自莫斯科电台。2分18秒

  

秘鲁-排笛和鼓,节录自文化之家,利马。52秒

  

美国-忧郁蓝调,由路易·阿姆斯壮和他的乐队演奏。3分5秒

  

阿塞拜疆-风笛“Ugam”,由莫斯科电台录制。2分30秒

  

俄罗斯/法国/美国-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古代舞,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由斯特拉文斯基指挥。4分35秒

  

德国/加拿大-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C调前奏曲及赋格第一号”,由格连·古尔德以钢琴演奏。4分48秒

  

德国/英格兰-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爱乐管弦乐团,由奥托·克伦佩勒指挥。7分20秒

  

保加利亚-“ИзлелеДелюхайдутин”(IzleljeDelyoHajdutin)由ValyaBalkanska演唱。4分59秒

  

美国-纳瓦霍印第安人,夜曲,由洛狄斯录制。57秒

  

英格兰-安东尼·霍伯恩“仙女围绕”来自《帕凡舞、三拍子舞蹈、德国土风舞及其他短曲调》,由大卫·门罗及伦敦古乐合奏团演奏。1分17秒

  

所罗门群岛-排笛,节录自所罗门群岛广播服务。1分12秒

  

秘鲁-结婚曲,由高约翰录制。38秒

中国-古琴“流水”,伯牙作曲,张孔山加工整理,管平湖演奏。7分37秒

《流水》表现的是人和自然、宇宙交融的思想,而不是征服世界、驾驭宇宙,这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现。

印度-百拉米拉加“JaatKahanHo”由SurshriKesarBaiKerkar作曲。3分30秒

  

美国-“黑暗是夜晚,寒冷是平地”,由盲眼威利作曲及演奏。3分15秒

  

德国/匈牙利-贝多芬“降B大调第13弦乐四重奏”,著作,独唱短曲,由布达佩斯弦乐四重奏演奏。6分37秒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ly/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