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有个好的身体才是关键,科学运动
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bdfyy/bdfal/ 18年8月接触瑜伽,之后就一直精进练习。 练习有多精进呢? 老师说规律练习是每周练4-5次,而我每周都练满7次。 老师说每天把全序列练习1遍就可以了,我通常下午还要给自己“加餐”。 最多的时候,我一天上过4节课。 这么精进的练习,进步是不是很快呢? 还真不是。 我一直寄望于通过加倍的努力,获得更快的进步。但现实却在一次次打脸之后,告诉我:休想!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这是我精进一年之后,忍不住在心里追问自己的。 难道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吗?那我的付出为什么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呢? 直到这几天看了湖北大学代芳梅老师的《运动和健康》课,内心的疑问才迎刃而解。 代芳梅老师在课程中提到一个运动的宗旨,那就是: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有益健康的,在科学方法指导下的运动才是对健康有益的。 相反的,过度的运动不仅对健康无益,而且还会对身造成伤害。 对于科学运动的准则,代芳梅老师提出了三个关键性因素: 第一、了解运动的类型第二、设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第三、把握运动的时间和频率什么是了解运动的类型呢?首先不是任何一种运动都会带来相同的效果,所以只有先了解运动的分类,才能根据其效果来决定自己要选择的运动项目。 比如你要减肥,就不能选择举重;你要增肌,就不能选择游泳。 那么运动都有什么类型呢? 在运动学上,将所有运动划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种。 有氧运动是指,在运动时人体获得充分的氧气参与,能够将糖、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能量,供给身体的运动代谢。 无氧运动则是指,在运动时人体无法获得充分的氧气参与,只能靠将糖分直接转化为能量,来供给身体的运动消耗。 也就是说,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是根据运动中人体的供能方式来划分的。 比如,走路、慢跑、游泳和瑜伽,这些都属于有氧运动。短跑、举重、跳远、跳高和摔跤,这些则属于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中等或低等,可持续时间长,运动之后恢复速度快。 无氧运动的特点则是强度高等,无法长时间维持,运动之后恢复时间慢,而且常常伴有肌肉的酸疼感。 由于有氧运动是通过转化糖、蛋白质和脂肪为身体供能的,所以有较好的瘦身和燃脂作用。如果是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就应该选择有氧的。 无氧运动中所消耗的只有糖,所有无氧运动并不能很好的减肥。 无氧运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高强度的断练,提高机体的耐力和承受力,同时达到增肌和塑性的目的。因此如果要增肌和塑性,则应该多做无氧运动。 了解了运动的类型,是不是就可以开始运动了呢? 还不行,还需要进一步知道“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运动量”也被称作“运动负荷”,是指身体在从事不同的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总和。 通俗的讲也就是你一次运动,身体内有多少“肉”被消耗掉了。 运动量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因此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是: 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强度 运动量是运动消耗能量的总和,运动强度则是单位时间内消耗能量的总和。 也就是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米粒”和“米饭”的关系。 既然运动量等于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积,那么运动强度怎么计算呢? 运动强度可以用最大氧摄取量(也叫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比和每分钟的心率来表示。 比如,我们把运动强度从高到低划分为四个层次:超高、中高、高和低,那么它们所对应的最大耗氧量百分比和心率分别为: 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大还是小呢?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体感觉法”,另一种是“靶心率法”。 自体感觉是指,根据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身体感受,来判断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具体方法如下: “靶心率法”则是指,在运动中将心率保持在适宜的范围,通常最大心率的65%-85%。 最大心率的计算方法为:-年龄。因此,“靶心率”的计算方法为: (-年龄)*65%—85% 比如一名40岁的人,其靶心率为: (-40)*65%=次/分钟(下限) (-40)*85%=次/分钟(上限) 也就是说这个人运动中的心率,不应低于次/分钟,也不能高于次/分钟。 心率在次—次/分钟的运动量对他来说是适宜的。 这是健康人的靶心率计算方法,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并伴随有不同程度慢性病史的人来说,靶心率的计算公式应该适当缩减: (-年龄)*65%——85%这样可以避免运动对心脏造成的负担。 好,通过靶心率法和自体感觉法,我们知道了怎么去设定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那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开始科学的运动了呢? 还不行,还需要学会把握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运动的时间和频率,应该如何掌握呢?首先运动的时间最好选在晚上6-8点。 为什么呢? 因为此时人体的体温是最高的,人体的柔韧性、灵敏度,以及肌肉的力量和心肺功能也都处于一天中最佳的状态。 所以这个时间段运动,效果是最好的。 相对来说,早上人体的基础血压较低,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植物还没有释放足够的氧气到空气中,所以这个时候运动是不适宜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晚餐通常也是一天中最丰富的,所以饭后30分钟到1小时运动,还可以起到降血糖、降血脂和保护胰腺的健康。 那么每次运动多长时间合适呢? 首先运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运动强度的大小。如果是靶心率法的运动方式的话,每次运动一小时效果最好。 但这里的一个小时是指:运动过程中,最低心率不低于自己靶心率的下限,而最高心率要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保持在靶心率的上限的。 确定了运动时间和运动时长,那什么样的运动频率才算合适的呢? 首先过量的运动肯定是不好的,这这是我一年多来的误区所在。 基本上每周保持4-5次的运动频率就可以了,这样不仅每次的运动效果能够得到积累,而且身体也会在这样不断的刺激中,变得越来越强壮。 最后做个总结科学运动的三个准则分别是: 1.了解运动的类型 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2.设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自体感觉法和靶心率法 3.把握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晚上6-8点最适宜运动,每次1小时,每周4-5次。祝大家都有一个好的身体!凯瓦利用心生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jd/6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惊险瓦房店一女孩与母亲争吵爬六楼楼顶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