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百余张长沙绝版老照片,全是你从未见
潮人说:用怀旧触摸一座城...... 星城事 老城旧事 年毛泽东从韶山返回长沙途中与宁乡学生交谈。 一九八二年,洪水涌入长沙开福区沿江大道,市工人文化宫附近居民宿舍全部被淹。水深过膝,许多年轻人主动帮助年老体弱的邻居转移。 老长沙人都知道“扮禾”这个词。今天农村收割水稻都是用打稻机,而且大都是电动的,但数十年前农村扮禾要用扮桶。(图为年湖南大学土木系学生到浏阳文家市公社参加社教时与社员一起扮禾的情景) 在洗衣机问世之前,城市居民大多用脚盆、搓板洗衣,而农村妇女则将衣服拿到河边塘边去洗。如图中这种方法,人蹲在跳板上,用木棒捶打,然后在河中塘中漂洗,照样能洗得很干净。 年,长沙志愿医疗队从朝鲜战场回国,医院的职工前往欢迎,途经八角亭。 上世纪60年代末,长沙烈士公园内是可以骑单车进去的,或者说,你要骑车进去,也没有谁管你。于是有那么一天,照片上这两位姑娘就旁若无人,把烈士塔前那条宽阔的路当成了练车场,而且还玩起了车技。 塞子一插,号牌一抹,嗯呀嗯呀,接续电话。没有使用程控电话以前,邮电局全靠总机人工接续电话,一名话务员值守一台总机、十多个门子,打电话排队是常事。图为自建国以来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的人工电话总机值守室,如今再也看不到这种场面了。 年,长沙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第一期摄影培训班,一共有50余人报名参加了学习。这些学员以后大部分都步入了专业和半专业摄影行业,成为长沙市的摄影骨干力量。 没有空调的夏天,老屋的堂屋最凉快,不但阴沁,还有穿堂风嗖嗖而过。老班子最喜欢坐在这里扯谈。 长沙有些老屋,堂屋居中,面积最大,各家各户围绕堂屋居住。夏天一到,只要抽几把靠椅,出得自家门,便可在堂屋里歇凉。 喜爱游泳的老长沙人不知道还认不认得这个地方?很多年以前,长沙的人工游泳池只有为数不多的区区几个,这里便是其中之一的烈士公园游泳池。每到入夏,这池中便水花飞溅,一片笑语欢声。 年,长沙城下了一场大雪,岳麓山上迎来了一批跑到山上打雪仗的市民。 钟友援摄 年,年嘉湖出现冰冻,湖面上不再有游船轻摇桨橹。但湖边总有不怕冷的年轻人,在湖边欣赏雪景。 罗斯旦摄 年,毕业前夕,潘一尘和妻子相约在烈士公园,烈士塔前,草地上,留下了他们青春相拥的合影。 新民学会会员们,他们是当时在长沙组织起来的进步团体,其宗旨为“改造中国与世界”。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 民初的幼儿园小孩子在做哑铃操。 年,雅礼大学堂开学,学生们还留着长辫子呢。 长沙妇孺等提篮携筐在便河边洗衣洗菜。 峥嵘岁月 挥锤开山!枝柳铁建长沙分指挥部21连炮工班的王瓦利、王宏武、牛泽庆(从左至右)在工地挥锤掌钎。 出车之前!上世纪七十年代,靖县铁路建设长沙分指挥部运输队的师傅们,身后的工棚为长沙分指挥部驻地。 种水稻插完田后不久,就要中耕除草了。今天农村中耕都是用除草剂,可当年却要卷起裤腿下田,几人一排,每人撑根木棍,用脚把杂草踩到泥里去。要碰到运气好,还可捉到又粗又大的黄鳝,那就算打牙祭了。(这张年摄于脱甲公社的照片,就是社员在稻田里中耕) 年4月,修建烈士公园的施工队为赶在五一劳动节前完工,正在日夜铺设公园内的石阶。 年元月,白雪皑皑,工人们冒着严寒,仍在加紧修建烈士公园内的烈士塔。 解放前,长沙没有自来水,居民主要饮用湘江水,而且靠板车和水桶运送。 这是当年长沙知青用肩挑手扛的方式砌成的桥墩边的路基。 当年修筑三线铁路,没有大型机械化工具。来自长沙的民兵,就在石头山上出大力,流大汗。 长沙市望城县雷锋公社女民兵朱运华(右)奋斗在湘黔线上。 枝柳铁建长沙分指挥部15连长沙市女知青王晓芝、刘化实在枝柳铁路建设工地的留影。 长沙女知青在出工前合影,身后是她们当年居住的工棚。 长沙女知青在工地弹起丝弦唱起歌,咱们连队新事多。 22连一位长沙女知青的特写照,反映了三线工地女知青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铁建民兵修好湘黔线后,又奔赴枝柳铁建。 年9月,长沙市五一中路建成通车,图为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为通车剪彩。 年9月长沙市五一中路通车典礼的壮观场面。 民国时期《中央日报》报道长沙大火的责任处理:酆悌等三人处决,张治中革职留任。 三颗人头平息文夕大火的民愤。 文夕大火中,连橘子洲也未能幸免。这是长沙大火后的外国侨民聚居区橘洲中村。 长郡中学抗战宣传队。 年,设在蔡锷路徐祠巷内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 年国庆节前夕,长沙湘江二桥(北大桥)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 年1月,湘江二桥建成通车,当日举行了通车典礼。 整整五十年过去了,青山在,人已老。年毕业于长沙市二中(今长郡中学)高47班的同学们是否还能在这张照片上找到当年的自己? 开国大典日,长沙街头处处欢欣鼓舞。图为湖南音专师生在街头扭秧歌。 中国军队在长沙城内展开巷战。 长沙人贺勃年4月考入湖南邮务管理局,她是中国第一个女邮工,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 长沙女演员胡萍,曾在一家咖啡馆当过服务员,田汉发现她具有演戏的天赋,就介绍她到上海进入戏剧界。 王人美,祖籍浏阳,出生于长沙,民国时期电影演员,电影作品有《野玫瑰》、《芭蕉叶上诗》等。 长沙人任冶湘,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儿童班,中国内地女演员,曾获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再见,老长沙 解放初期的长沙司门口,街两边的店铺招牌“太平洋百货庄”、“中国内衣百货”字样还清晰可见。 五一广场无疑是长沙市解放后最亮丽的风景之一。半个多世纪来,她历经沧桑,几改容颜。此图为年刚修建成不久的五一广场,你看那时街头不但行人寥寥,连车辆都很稀少。 和年相比,年的五一广场变化不大,花坛上的路灯好像换了,花坛也经过了修整,但机动车依然稀少,人力车仍旧畅行街头。 到了年,广场上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方形建筑物,或者叫“语录碑”,底座也不再是花坛。这张照片上彩旗招展,行驶车辆上挂着横幅,想必是年底的某一天正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年的长沙市五一广场,以广场西南角的湘绣大楼为背景。该大楼当时在长沙颇负盛名,现已不复存在。背景上五一广场的花坛想必也能勾起许多老长沙人的回忆。 中山路百货公司的旧貌太为老长沙人所熟悉了,那十多根欧式风格的圆柱不仅是当年中山路的一道风景,也是长沙商界和长沙市容的一个标志。这两张均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照片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选取角度,使我们今天再来欣赏这座大楼有了更完整的印象。 年-年长沙八角亭街头。 消逝了的火车南站。 年时的长沙南门口留在了这张照片上。繁华的南门口当年竟也行人依稀,警察还穿着白制服,街上跑着“回龙头”(板车)。从照片上看,公共汽车应是从劳动广场方向驶来,向黄兴路开去;照片的右手方向应是书院路,左手方向应是天心阁。 位于五一路的中苏友好大厦兴建于年初,后改为中阿友好大厦,再医院。 年8月,位于八一路的湖南广播大楼即将竣工。当年没有电视,除了报纸,人们更多的是听收音机,因此广播在当时是极重要的传媒。很多年后,省电台搬迁,这幢大楼被改成了省电子工业局的办公楼。 碧湾街粮店。 凯旋门。 五一路的新华书店。 黄兴路上的国风食品店。 五一路百货商店。 上世纪80年代九如斋食品厂的老照片。 几十年前长沙的老公交车、老自行车...... 雅礼大学堂校门。 铁路桥。 长沙港。 大西门轮渡码头。 五一路轮渡码头。 长沙港机械码头。 孙中山题词。 中山纪念堂这座气势宏大的建筑已于年被拆除。 转糖。 棉花糖。 钢丝连环套。 古长沙的九座城门被拆除殆尽,如今只剩一张旧照为证(图为南熏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友谊商店,是长沙市最有名气、最具规模的百货商店。 罗斯旦 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袁家岭友谊商店二楼的的侨汇专柜。 罗斯旦 摄 年的长沙市苗圃,位于城北马栏山。 年,陈家大屋是长沙市苗圃主要路口,市内苗木主要从这里运送。 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长沙市苗圃家属宿舍,位于东屯渡浏阳河北。 年,明月池小喻家巷一带冰冻的街景。 年,天心阁城墙内的月城在雪花的覆盖下安安静静。 辛亥革命时期的天心阁。 曾国藩祠后的私家花园浩园,今成为田家炳实验中学中山路校区。 年湖南省银行拾元券,此券利用“长沙银行”钞票加盖“湖南省银行”字样,在丘国维任行长时发行。 年裕湘银行铜元票。 湖南官钱局年(光绪三十四年)印壹两银票。 年(民国元年)湖南银行伍圆银元票。 年裕湘银行银元票。 湖南官钱局年(光绪二十八年)印制壹串文制钱票。 年湖南实业银行壹圆银元票。 年湖南银行壹佰枚铜元票。 年湖南实业银行“铜元壹佰枚”票。 实行“法币政策”前使用的部分银元。 人力车成为那个时代城内主要的交通工具。 图为年的长沙火车南站站场一角。 火车南站江边仓库旧影。江心白帆点点的景象,今日已经不再有。 新事物涌现 旧事物没落 剩下的,只有怀念 编辑小豆豆 我最可爱了! 本文转载自朱西河的新浪博客博文——长沙印象《老照片》 作者信息: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 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摄影技师等 文章部分图片已注明拍摄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 qq.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好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tq/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非洲播报2017926
- 下一篇文章: 第2820期非洲之声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