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自由
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作者:拉马虚·S·巴尔塞卡 编辑:苏珊·怀特曼 翻译:纯然的空 校对:无有 (连载70) 第11章 日常生活中的大我了悟 (续) 在印度,正是人类的敏感度不足——也就是“良心”,如果你愿意这么说的话——才是我们目前问题的根源。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在全球各地,这正是我们堕落和腐败的根源,伪装成非道德文化,粗俗的文明助长着暴力,反之亦然。一切敲诈勒索、腐败和犯罪行为都可以追溯至明显的敏感度不足。” 只有当人类意识到,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本身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时,改变才可能发生;人类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安住于平静与和谐之中,在面对人生和接纳当下所带来的一切的同时,与自己和他人相处融洽。一个悲哀的事实是,灵性探寻并没有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普遍认为,“这类活动”仅仅属于那些已经从积极生活中退休的人,而年轻人根本没有时间或意愿进行这种时髦和漂亮的活动。事实上,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灵性探寻和修行所寻求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每天都能够处在没有精神压力和紧张的情况下。正是因为这一基本事实得不到重视,不二论已经成为某种只对老年人有意义的东西。 再说一遍,我关于不二论的基本观念是,人类都不是具有自主性和自由意志的个人化实体,而是被编程的身心工具,原初能量通过它而运作。因此,没有任何个人化实体要对任何行动负责。所有的行动——以及它们的结果或后果——都是按照上帝的意愿发生的。因此,没有人需要为任何后果责怪自己或任何人。所以,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负罪感和羞耻感,对别的任何人也没有仇恨和恶意。这就是从精神压力和紧张中解脱出来的原因。 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感受到压力和紧张——这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束缚”,根本无法被定住和消除。正常的人类感觉系统适合在通常环境中运转。每一个人类身心有机体都是一个独特编程的工具,拥有自己的基因和DNA,它们已经在自己的社会和地理环境中接收到自身的制约。其结果是,每个人的身心有机体都会根据自己的编程对外界事件做出反应,用俗语来形容就是,根据自己的“天性”而反应。在这样一种反应——即人类感觉系统的自然生物反应中,并不涉及小我,因此,不存在任何“束缚”的问题。束缚总是因为小我,而不是感觉系统。 小我之所以感到束缚,只是因为它对感觉系统中的自然反应做出反应。愤怒或恐惧产生:没有“束缚”,直到小我反应并希望他(她)没有生气或害怕,并想对此做些什么!这就是束缚,臭名昭著的“人类束缚”,无数的书籍都是围绕这种束缚而写的。 寻求从所谓的人类束缚中解脱的自由,是基于一种完全的误解。这种误解是因为,小我把本质上的人类感觉系统中的自然生物反应,误认为是自己的反应。感觉系统对外部事件的反应,当然不受相关小我的控制,是完全的自然反应或生物反应,就像对外部事件,如热或冷的反应一样。小我把这种生物反应误认为是自己的反应——愤怒或恐惧是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而产生的,小我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愤怒或自己的恐惧,并想改变它。换言之,小我对生物反应做出反应,这其中就存在着束缚:不想生气,不想害怕,总是想变得冷静和镇定,总是想成为一个勇敢的人。这确实是人类的束缚,人类正是在从中寻求自由。所寻求的自由实际上在于,不依赖任何倾向、意愿或环境。这种自由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笼统地说,它是指一种心理状态、一种觉知,它不依赖于任何认知(信息)或任何刺激,也不依赖于符合任何行为准则。自由在于能够接纳当下的一切。换言之,它意味着平静、静谧、宁静——也许还有“爱”。 再说一遍,更确切地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自由”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这难道不是意味着对自己、对“他人”和上帝都感到自在吗?当然,当我们生活在现代世界中,接受喜悦或痛苦时,这一切都是我们当下的命运。没有人能控制当下的事实。自由在于,能够接受当下的事实。只有我们能够接受“您(上帝)的意志必实现”这一基本前提,这种自由才能产生。那么,就没有必要责怪任何人,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其他人。然后,也只有到那时,才不会有人类通常背负的罪恶感、羞耻感、仇恨和恶意,而这些负担实际上正是人类的束缚。 显然,人类的束缚在于这个明显的事实,即:他以个人的方式对自然或生物反应做出反应,而身心有机体对外部事件的自然或生物反应是他无法控制的。自然反应严格按照身心工具(或计算机)中的编程进行,在这一点上,再一次,他没有控制力,即:基因和独特的DNA,加上最新的制约(包括所有的个人经历和收集的所有信息),他没有控制力。关于催眠和药物作用的实验证据清楚地表明,这种小我的反应,即对被编程的身心工具中的自然生物反应的反应进程,可以暂时中止。这种小我活动的暂时中止,其结果是,将头脑——认同了身份的意识——扩展至一种生命整体性的感觉,并将其从小水塘的死水中解放出来。这是小我从束缚中的解脱,从对身心工具中生物反应的反应中解脱出来。当然,最终的、彻底的解脱取决于“某种东西”,而不是催眠或药物的暂时效果。这“某种东西”是终极领悟,即:没有任何行为或行动的个体做者。行动只能发生。 有了终极领悟,圣人如何过他的日常生活?圣人是真正领悟了非二元性法则的人,事实上,非二元性法则意味着无自主性或无做者身份。因此,他不再通过做某事来积极地“行动”,也不再通过停止做某事来消极地“行动”。庄子把这类人的行动描述为:“他们是正直的,却没有关于邻里责任的意识;他们彼此相爱,却没有关于忠贞的意识;他们是真实的,却没有关于忠诚的意识;他们是诚实的,却没有关于诚信的意识;他们在所有的事物中都是自由行动的,却没有关于对任何人有义务的意识。” 简而言之,实际发生的是,在非常深刻地领悟了无做者身份法则之后,他们真正地放开了个人做者身份感,仅仅将通过所有身心有机体而发生的行为见证为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某个人的行为,其结果是,为任何行为而责备任何人的问题根本不会出现。换言之,他们让个体心灵的法(dharma)通过直觉领悟可能做出的修改来接管。关键点在于,对无自主性的深刻领悟,将个人做者身份感推入如此之远的心灵深处,以至于一种超乎寻常的自由感产生了。当作为做者的单一个人身份消失在宇宙意识中时,强盗杀手瓦利娅·科利(ValyaKoli)可以瞬间变成圣人瓦利米基(Valmiki)。 ---TBC--- 译文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作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PS:本平台所有译文均系原创翻译,非摘自别处,无电子书提供。一就是一切谢谢支持不二论原创翻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tq/5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活动预告年外拍活动计划
- 下一篇文章: 最新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消息及防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