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September10,

细数古典音乐“师徒档”

Classical

MUSIC

教师节又到了。:)

让我们回顾一下古典音乐史上著名的“师徒档”吧。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晋·袁宏

01

海顿与莫扎特

莫扎特最心爱的朋友,是他精神上的父亲,“海顿爸爸”。海顿比他大24岁,亦师亦父。在那个年代,只有海顿真正认识莫扎特的才华,他对莫爸爸说,你儿子是最天才的音乐家。

自莫扎特结识了海顿之后,海顿的简洁典雅的风格开始影响他。莫扎特的第14至第19首“海顿四重奏”是题献给海顿的。这些弦乐四重奏让我们对小莫另眼相看,貌似天天在玩,原来他超级勤奋博学呢!当然他不是城府很深装天真,天才的音乐感知异常敏锐,几乎无意识地吸收新的音乐信息,激昂的好学精神基本上都来自本能。他学习海顿的技法和结构,模仿巴赫的赋格手法,作了不少革新。相比海顿的雅正庄严,莫扎特就是游戏弦乐四重奏,他艺高胆大,玩技很高超,很起劲,玩不协和的和声,玩一上来就是慢板的新结构。比如,他有一首叫“不协和音”四重奏,对位法密集浓稠,四个声部竞争激烈,复杂的不协和和声如今听来也是相当前卫的,展现莫扎特超人的听觉感知。他尤其擅长将一个动机游乐性展开,恶作剧般发挥,乐思丰富尽情,像小溪流淌,如缕不绝。给他如此一捣腾,音乐的情绪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可以说他的弦乐四重奏也体现了交响性。

后来海顿要去伦敦发展,莫扎特很舍不得,跟他说,海顿爸爸,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语言又不通,为什么要去英国呢?海顿说,我的语言全世界都懂呢。

——田艺苗

02

舒曼与勃拉姆斯

☆舒曼的最后一篇乐评,是向德国乐坛推荐勃拉姆斯。

年9月的一天,勃拉姆斯第一次出现在舒曼家中。他一头金发,苍白的脸,秀气得像个小男孩。当他开始弹他的《C大调奏鸣曲》,舒曼听了一半赶紧打断他:“等一下,让我太太也来听听!”那一天,克拉拉听完之后,在日记里写“他弹奏的音乐如此完美,好像是上帝差遣他进入那完美的世界一样。”

写《f小调第三号钢琴奏鸣曲》op.5的时候是勃拉姆斯最幸福的日子。这首他年轻时的大作,已可听见他的广阔前途:规模庞大,结结实实的5乐章,和声厚实,音响阳刚,晦涩沉郁的风格已然形成。这一乐章的开头摘录了舒特瑙的《年轻的恋情》中的诗句——“黄昏已临,月光照射。两颗心因爱而结合……”勃拉姆斯曾致信舒曼“是否可将您太太的名字写在上面?”他借这一乐章向克拉拉表白心迹。传记作家写道:“在这首作品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遇了,最后是浪漫主义取胜。”这是早年的勃拉姆斯风格,只是,这样浪漫的音乐,与他的青春一样短促。

……舒曼的离世,惊醒了他们的梦,克拉拉与勃拉姆斯,不能自已的感情忽然刹了车。

后来勃拉姆斯一辈子没有成婚。他解释说,他也想成家,“可是我爱上了音乐”,音乐成了他的全部生活。也是音乐救了他。他还有音乐天才的使命要完成。当一个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激情,他就变得忧郁了。《c小调钢琴四重奏》的第三和第四乐章尤其优美。如今听来均衡典雅,大提琴的旋律只有美在流淌,声部间的交织疾徐得当,平静中却始终有一股暧昧与躁动的张力,这份张力几乎贯穿了勃拉姆斯一生的作品。

——田艺苗

03

布鲁克纳与马勒

马勒和布鲁克纳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布鲁克纳在维也纳大学担任音乐教授时,马勒来听过他的讲座,并不是他的正式学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马勒很欣赏布鲁克纳的音乐,自愿将布鲁克纳第一部比较成熟的作品《第三交响曲》改编成双钢琴协奏曲。

有一件轶事,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第一次登台就遭受了音乐史上最著名的灾难性首演之一,恐怕只有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首演暴动可与之媲美。熟悉布鲁克纳音乐的人知道,布鲁克纳的交响曲特点就是宏大、庄严,渲染着神圣的气氛,但在当时,他的音乐一直为大多数人所不容。布三首演那天,音乐开始不久,当时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发言人、音乐指导海尔姆贝格突然放声大笑,台上的乐团阵脚大乱,观众面面相觑,不久,另一音乐界的大腕也跟着大笑起来,场面顿时混乱,布鲁克纳的反对者们纷纷哈哈大笑,而支持者们则愤然离席。布鲁克纳是个忠厚老实的老好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但还是坚持着把整部交响曲指挥完了。音乐终了,不少乐手迅速起身离席,留下布鲁克纳一人老泪纵横——此时整个音乐厅里只剩下寥寥数人上来安慰年迈的布鲁克纳,其中有布鲁克纳在音乐学院的学生,还有古斯塔夫·马勒。要知道在当时这种境地下,布鲁克纳在整个欧洲音乐界都是很不受欢迎的,马勒对布鲁克纳的推崇,可见一斑。

马勒被认为是交响曲最后的集大成者,他是瓦格纳的狂热崇拜者,与布鲁克纳保持着类似师生的关系,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贝多芬等人完善的古典交响曲奏鸣曲式结构,也能看到瓦格纳式的管弦乐配器,和布鲁克纳式的庄严雄壮铺天盖地般的宏伟高潮,以及他自己的很多独特风格。

如果有人问马勒,布鲁克纳是否是他的老师,他想必是会点头的。(

晓渔)

04

勋伯格、韦伯恩与贝尔格

说到勋伯格,不得不说他的两位学生和集大成者,那就是贝尔格和韦伯恩,他们师徒三人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又叫第二维也纳乐派或维也纳无调性小组。

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始作俑者,其创作一直是人们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inzhangz.com/wljt/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