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弹丑八怪那些发生在前苏
十二岁的列娜来到莫斯科附近的小城上学,成了六年级二班的插班生。列娜身材长得不大匀称,腿细长,两只胳膊也长得出奇,头发编成两根紧巴巴的小辫子,笑起来大嘴咧到耳根。上学的第一天,就成了同学们嘲笑的对象,大家叫她“丑八怪”。列娜的爷爷尼古拉是位退休军官,虽然总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却花高价收购自己曾祖父的绘画作品,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补丁老头。”小城里的人对尼古拉都心存戒备,他们不理解他那一套生活方式,也理解不了。 爷爷把列娜从外地接来老家上学,本来希望她能爱上这里的一切,可是有一天列娜却突然大叫着要离开这里,回妈妈身边去。爷爷一再追问,列娜这才说出了上学以来经历的可怕遭遇。 列娜是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刚到学校时,同学们叫她“丑八怪”,她还丝毫不以为意,以为他们是善意的,只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可是不久她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嘲笑她的长相、她的穿着,还有她寒酸的爷爷。只有班上英俊潇洒的少年吉玛对她表示友好,时常维护她。列娜把吉玛当成了最好的朋友。 班上有一个小团体。为首的米罗诺娃外号“铁钉”,她穿着朴素,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原则,决不轻易妥协,自认为是为正义而战的斗士。什玛科娃追求时髦,希望男生都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家境富有的吉玛是她最想控制的对象。波波夫是什玛科娃的追求者,什玛科娃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没有自己的判断。瓦利卡相信只有钱是万能的,他可以为了一个卢布,把抓来的小狗送到剥兽皮的屠宰场,不过这事他从不敢让别人知道。红毛和乱毛都相信凭力气可以战胜一切,因为他们的父亲就是这样的。瘦小的瓦西里耶夫虽然并不完全认同他们的做法,但也并不愿意脱离这群狐朋狗友。就是这样一个小团体,控制着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动。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玛加丽塔·伊万诺夫娜向全班宣布,要趁秋天去莫斯科结婚时,带大家去那儿度秋假。同学们乐坏了,在吉玛的号召下,勤工俭学攒了一笔钱,准备用作度假的费用。可是就在出发前夕,他们背着班主任逃学去看了一场电影,班主任一气之下取消了他们的度假计划。班上群情激愤,一定要找出向老师告密的“叛徒”来。 是吉玛向老师打的报告,列娜在门外听到了。在同学们的逼问下,吉玛不敢当面承认。列娜不忍看他受折磨,决定代他受过,结果遭到全班同学的责骂和疏远。“铁钉”宣布,所有人必须和丑八怪绝交。在“铁钉”的带领下,小团体开始对列娜展开了残酷的报复。他们象追兔子一样追赶她,把她围在中间,又打又骂。瓦西里耶夫有时也鼓起勇气帮一下列娜,但终于抵不过小团体的集体攻击。他大叫着:你们都变成野兽啦! 吉玛知道列娜是在代他受过,也表示要去向同学们说出真相,可他一拖再拖,始终没有勇气。小团体对列娜的凌辱不断升级,他们抢来列娜的连衣裙,套在草人身上,放火燃烧,他们要“烧死”丑八怪。而吉玛出于怯懦和自私,并不出手相救,甚至参加到凌辱列娜的行列中,亲自点燃了列娜的草人模拟像。吉玛也成了小团体的一员。 十二岁的列娜独自承受着身心的巨大折磨。班主任老师一心想着自己的婚礼,根本无暇顾及班上出现的反常情况。爷爷则一心搜集绘画作品,也忽视了列娜的心理问题。列娜对人生的美好信念几乎发生了动摇。直到爷爷终于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鼓励列娜说出一切,鼓励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勇敢的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列娜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她决心向所有的人证明,她是无所畏惧的,就是成了个丑八怪也不可怕。 吉玛家正在举行生日宴会,小团体的成员都聚在他家吃喝玩乐。列娜顶着光头,穿着那件被烧坏的连衣裙,闯了进来,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列娜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嘲弄、奚落了一番,她要在每个人身上试试自己的勇气。她蔑视在场的所有人,她谁也不怕了。 列娜决定离开小城,回到父母身边去。爷爷和孙女列娜同行。出发前,他将老房子和所有价值连城的藏画都无偿捐赠给了小城里的博物馆。其中一幅他们本想带走作为纪念的小画《玛什卡》,最后也捐给了学校。那幅画上的小姑娘,长得和列娜像极了。看上去那么单薄,却给人一种勇敢而高贵的感觉。 电影《丑八怪》由前苏联作家弗·热列兹尼科夫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小说年一经发表,就获得前苏联盖达尔儿童文学奖,年在意大利荣获欧洲最佳儿童文学作品奖,接着又在波兰荣获雅努什·科尔恰克奖。年,著名电影艺术家罗兰·贝科夫将小说搬上银幕,很快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上至苏共中央机关报,下至各加盟共和国的地方报刊,都发表大量评论文章和读者来信。苏联教育部、国家电影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建议教育工作者和共青团干部一起观看讨论这部影片。 影片通过深刻揭示苏联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展现了美与丑,善与恶的交战。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千差万别的家庭背景下,儿童的世界也和成人世界一样,存在着愚昧、自私、怯懦、残暴、拜金等等阴暗面、丑恶面。这种现象引起了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极大震动。导演罗兰·贝科夫说“我从不把艺术分成儿童和成人的,我没有成人和儿童这一界限,我只有信念这一准则,信念能把小男孩和小女孩、爸爸和妈妈、爷爷和奶奶的兴趣都结合起来。”在《丑八怪》这部影片中,导演的信念则是,善必将战胜恶,勇敢必将战胜怯懦。影片结尾,列娜和爷爷准备坐船离开时,小城的军乐队在岸边演奏起了华尔兹乐曲,为他们送行。导演特别设计了这一场戏(原小说并无此情节),无疑是为了向列娜和爷爷的崇高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扮演乐队指挥的,正是导演贝科夫本人。 导演罗兰·贝科夫(-),著名苏联导演及演员。原是莫斯科少年儿童剧院的演员,后曾在多部经典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拍摄的儿童片包括《七个保姆》()、《注意,乌龟!》()、《电报》()等深受观众欢迎的影片。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inzhangz.com/wljt/1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校日活动第八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高校
- 下一篇文章: 文章NO76张忠祥尼雷尔非洲统一观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