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因未记录在案的资本外逃,损失了16.3万亿美元。

美国是协助隐藏这些财富的主要帮凶国。以南达科他州为例,注册在该州的匿名信托公司,共计持有亿美元的资产。注册在特拉华州的空壳公司总数,达到了万家。

背后的操作及牵涉的利益网,可从一个非洲官二代和一个乌克兰犹太裔寡头的故事讲起。

6

乌克兰犹太裔寡头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的财富版图,由金融、石油、钢铁、媒体等板块组成。他的普利瓦银行,巅峰时掌握着全乌克兰40%的个人存款和20%国有资产。

(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

本国之外,伊戈尔的事业同样飞速发展,年左右时,50%的全球锰贸易都由他控制。

上世纪90年代,伊戈尔通过当地犹太活动组织,与一个名叫莫迪凯·科夫的美籍犹太人相识。自此,这两个生活圈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通过犹太裔身份的联结,开始有了大量利益往来。

(莫迪凯·科夫)

科夫致力于为伊戈尔寻找在美投资机会。短短几年时间里,伊戈尔通过其公司奥迪玛国际,投入总计数亿美元,收购了铁锈地带的六家大型钢铁厂,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全球事业版图。

但伊戈尔有个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乌克兰税务局的调查。他必须把他的本国资产转移出去。

投资美国房地产是个非常好的洗钱方式。通过科夫的牵线,伊戈尔与另一个美籍犹太人沙姆·肖特相识。后者很愿意替他办这个事。

(沙姆·肖特)

肖特和伊戈尔相中了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个地方似乎没什么投资潜力,但肖特坚称他从历史悠久的建筑背后,看到了一些东西。

突然涌入克利夫兰房产市场的大额资金,怎会不引起业内人士注意?但无人深究背后的门道。肖特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这样开展了一项规模可载入美国历史的洗钱行动。

首先,肖特以高于市场价的万美元,买下克利夫兰中心一号,“一战成名”,被诸如《克利夫兰诚实商人》这样的当地媒体好一顿奉承。

(克利夫兰中心一号)

不久后,肖特开始了一系列疯狂“购物”:

以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市场价只有万美元左右的55公共广场;

(55公共广场)

接下来是亨廷顿大厦,肖特以万美元拿下;

(亨廷顿大厦)

再下来是彭顿媒体大楼,肖特出价万美元;

还有皇冠假日酒店,花了肖特万美元......

以上交易均为现金支付,全无贷款。就这样,伊戈尔通过肖特投资的数亿美元,覆盖了克利夫兰市数百万平方英尺的土地。一个乌克兰人,成了一座美国城市首屈一指的“土地公”。

二人还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jt/1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