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级驱逐舰,说好了由三国联合研制
“地平线”级驱逐舰,由法国和意大利联合设计建造。该舰是一型集防空、反舰、反潜和对陆攻击能力于一身的多功能驱逐舰。 三国联合研制,最终英国退出法国地处西欧,海岸线长多公里,意大利也是典型的海洋国家。因此海上力量的加强,对这两个国家都很重要。随着航空突击武器和反舰导弹的进步,水面舰艇对防空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研制一款具有优异防控性能,能提供中近程或区域防空能力的水面战斗舰艇,成为各军事强国的迫切需求。 年英法两国决定,计划联合研制,新一代防控型护卫舰,称为“英法未来护卫舰”,年意大利也加入了该计划。三国签署协议,共同研制新一代护卫舰,这就是后来的“地平线”级驱逐舰。 “地平线”级的导弹驱逐舰,有时也被称为护卫舰,由于法国对一些水面作战舰艇,区分不是特别严格,实际上驱逐舰一般吨位大一些,搭载的武器装备多,执行的任务比较广泛,功能要比护卫舰要多。法国和意大利在对“地平线”的称谓上都是比较保守的,称为护卫舰。但是无论从舷编号上,还是实际性能上,它都是一型驱逐舰。 英法意三国合作的初衷是节约成本,减少建造和维护费用,同时保证技术含量,加快建造进度,以便能使新建尽快进入现役。但实际上三个国家的需求各不相同,整个计划进展的并不顺利。 英国主要是为了替换老旧的“42型”驱逐舰,对“地平线”级的区域防空能力要求很高。法国是为了替换“絮弗伦”级驱逐舰,主要任务是为“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护航。意大利面临的海上防务压力较小,只需要替代“勇敢”级驱逐舰就可以,对火力和吨位要求都不高。 由于军事需求差异较大,对基本设计和系统配置产生很大的分歧,导致“地平线”项目一直停滞不前。最后英国退出,自行研发“45级”驱逐舰。法国和意大利在“地平线”项目上,共同点较多,所以继续联合开发研制“地平线”级驱逐舰项目。 一个国家研制一款驱逐舰,因为需要的数量比较少,设计经费,试验的经费都很大,耗费比较多,成本会很高,所以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联合研制的好处还在于,有些装备可以用意大利的,有些装备可以用法国的,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不用什么都另起炉灶,也就降低了建造的成本。 年在巴黎举行的欧洲海军展览会上,法国和意大利宣布,两国海军将订购新一代的“地平线”级驱逐舰,法国最初的需求是4艘,受预算因素影响,第1批只签署了两艘的合约。首舰“福尔班”号于年开工建造年服役,第2艘“舍瓦利亚.保罗”号于年开工建造,年服役。意大利队“地平线”级最初需求是6艘,最后也只订购了两艘,首舰“安德利亚.多尼亚”号,于年开工建造,年服役。第2艘“卡欧.多利欧”号,于年开工,年服役。 驱逐舰是一种多用途军舰,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舰种。 驱逐舰的由来在战舰进入铁甲大炮时代初期,几乎是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天下,并没有驱逐舰这个舰种,19世纪70年代,欧洲列强海军中,出现一种以鱼雷为主要武器,主要对敌方大型舰艇进行鱼雷攻击的鱼雷艇。国皇家海军,建造了第1艘以鱼雷主要武器军舰,“闪电”号鱼雷艇,排水量仅33吨,最高航速可达到18.5节,在年,各国巡洋舰的最高航速只有20节,这艘小型快艇,可对各国战舰造成威胁。这种鱼雷艇可以在很多的场合伏击大型战舰。在靠模式存在招服务器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需要一种新型战舰,年英国建成“哈沃克”号,被称为鱼雷驱逐舰。后来鱼雷驱逐舰演变成了驱逐舰。 随着战争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驱逐舰又有了新任务,就是区域防控,在反舰、反潜、反导迅猛发展之后,又承担了反舰反潜反导等功能。驱逐舰也就逐渐演变成如今拥有相控阵雷达,配有导弹、鱼雷、舰炮等主要武器的中型水面舰艇。 驱逐舰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击敌方潜艇,水面舰艇,负责舰队防控,护航侦测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 法国的“地平线”级驱逐舰服役后,加入“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构成航母战斗群的外层防御体系,“地平线”级驱逐舰的主要作战任务,包括为海军部队提供区域防空,为轻武装和武装舰团护航,在执行军事行动期间,独立承担对空、对海任务。参与海陆空三军的协同作战任务。 主要参数法国“地平线”及驱逐舰,满载排水量吨,意大利版满载排水量吨,法意版舰长均为.6米。法国版舰宽20.3米,吃水4.8米。意大利版舰宽17.5米,吃水5.1米。 动力采用了燃气轮机和柴油机的联合动力装置。启动快、操作灵活。从静止到全功率状态只需要三分钟,完全能满足舰船瞬间提速的需求。主机是2台LM-燃气轮机和2台柴油机,总功率马力。柴燃联合推进大大增强续航能力和远程作战能力。航速17节时,续航海里,最高航速29节。 在欧洲“地平线”级导弹驱逐舰,属于比较先进的导弹驱逐舰。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展,经过现代化高科技研发和改进,具有隐身性能的驱逐舰,已经是现代化海军的标配,驱逐舰如果不具备足够的隐身性,在战时很容易成为活靶子,隐身性能的设计,是“地平线”级的一个亮点,舰体具有多种隐身设计,布局非常紧凑,全身呈几何化设计,从细节到总体都是两国国防科技的结晶。摒弃了惯用的舰艏主炮,而是采用法国“席尔瓦”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烟囱设计也是别出心裁,与次桅杆和S型搜索雷达并排而立,使上层建筑形成一体化。保证了舰艇的隐身性,它的这种设计目前还是比较先进的这种设计理念。 武器系统在现代战争中,海面战舰,空中飞机,水下潜艇。在如此的局面下,驱逐舰在反舰、防空、反潜性能设计,是研发重点。 “地平线”级驱逐舰,最主要的武装,是防空系统,由“艾姆帕”相控阵雷达,48单元的“席尔瓦”A-50型,垂直发射系统和“紫菀”导弹组成。“艾姆帕”相控阵雷达,有意大利研制,具备多模式搜索和跟踪功能,最大探测距离公里,对小型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为50公里,可探测20公里以外的掠海飞行导弹。可在中近程精确跟踪50个目标,远程监视个目标,还可同时引导24枚导弹,攻击12个目标。 还配备了一部S型远程搜索雷达,对空探测距离公里,天线转速较高,因此数据更新快,S雷达,能够为主防空导弹系统提供数据,进一步提升防空能力。主防空导弹系统,负责为航母战斗群,拉起坚固的空中防线,可携带16枚,“紫菀”15型导弹,最大射程30公里,32枚“紫菀”30型导弹,最大射程80公里。“紫菀”30型与15型相比,只是助推器不同,其他部分完全相同。“紫菀”30型导弹的特点是一弹多用,能在25公里范围内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也能攻击45公里范围的飞机,80公里内的预警机。“紫菀”15可以进行点防御,20-30公里区域防御。 舰炮的设计上“地平线”级独具一格。没有采用在舰艏安装一门主炮的常规设计,近距离防空,及对陆攻击用的武器系统,法国采用的是2门76毫米口径舰炮,射速发/每分钟。意大利版安装了3门76毫米舰炮,两门在舰桥前方,一门在机库上方。 “地平线”级反潜作战系统,包括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器,配备24枚mu-90型鱼雷,该鱼雷为电动自导反潜鱼雷,由水面和潜艇发射,攻击深度超过米,有效射程约11公里。“地平线”是法意两国联合研制,仍然有两国各自的特色,反舰作战武器系统,法国选用8枚本国产的MM40“飞鱼”导弹,属于中程高亚音速掠海飞行舰舰导弹,采用惯导加主动雷达制导方式,最大射程70公里。意大利版采用8枚本国制造的“奥托马特”MK3反舰导弹,制导方式与“飞鱼”相同,最大射程超过公里。 两国“地平线”驱逐舰,都配有NH-90多用途直升机,具有超视距攻击能力,防空预警能力,还可以搜索救援,物资运输,垂直补给,布雷等任务,最大飞行速度公里/小时,最大航程公里。 “地平线”级驱逐舰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多用途的特征,在欧洲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驱逐舰。 您对“地平线”级驱逐舰,还有哪些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整理的还可以,就请转发、留言、点赞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tq/13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权力的游戏关于红袍女梅姨你知道多少,
- 下一篇文章: 灶神星警告巨大的小行星呼啸而过地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