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4640703.html
养生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昨日处暑,宣布暑气从这一天正式结束,意味着天气也将由夏入秋、由热渐冷,是阴阳变化的交替点。

天凉好个秋,“史上最热的盛夏”随着处暑一起结束?不少人认为可以松了一口气。其实不然,处暑后到秋分(9月23日)这一个月,堪称我们养生路上“最凶险”的一段时光。

这段时节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俗话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各类疾病。

因此,处暑后,养生注意固本归元,百病不侵!

出了伏天进入秋季时期,是湿燥交替之时,即湿与燥转化的时期。

《素问》中讲“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指的是身体最容易在秋天被“湿”所伤。

但大家都知道秋燥,为何又说“秋伤于湿”呢?在《柳选四家医案》里可以找到答案。

“初秋之湿,本从夏令而来,原为正气。若论其燥,则在入秋以后,其气亦为正令。”意思是初秋的“湿”是夏季遗留的,和秋天的“燥”并不矛盾。

因此,处暑后入秋时是湿气与燥气相转化的期间,人体最易受湿邪和燥邪侵入。燥易伤肺,湿伤脾胃,此时人们患病多为“肺燥胃湿”。

12个方法,去除残余湿气

1.茯苓“出伏贴”

“出伏贴”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就是将茯苓贴在肚脐上。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准备10克茯苓粉,用温水调成糊状,敷在肚脐上,用无菌纱布覆盖即可。

“出伏贴”一般使用12小时为佳,连续敷四次,就能帮你排出体内的湿气。除了祛湿气,茯苓还有健脾胃的功效。

如果不方便或者没有时间,茯苓泡水喝也能起到同样的功效。

2.藿香“泡脚液”

周所周知,藿香是消热解暑的必备良药,其实,它在祛除湿气方面也很强。藿香煎水后泡脚再好不过。

在2升水中放入30~50克藿香,先用大火煎40分钟左右,然后转小火煎,煎至之前水的一半,也就是剩下1升水。

滤掉渣滓后,将水重新加到2升,再煎至一半。煎好的水用来泡脚,水量以没过脚踝为佳,同时可进行脚部按摩。

2记住这5点,保住我们的心血管

1.吃得“润”一点

“出伏”后,秋老虎渐渐发威,天气变得干燥,人的肺气较为旺盛,所以要吃得“润”一点

下面8种食物要多吃,既能止咳化痰又能润肺。

1、石榴——润肺止咳——鲜榨石榴汁。

2、豆腐——清热润燥——青菜豆腐。

3、白萝卜——润肺解热——白萝卜丝汤。

4、冬瓜——排毒清肺——冬瓜香菇鸡汤。

5、梨——止咳化痰——川贝雪梨汤。

6、杏仁——润肺止咳——凉拌杏仁。

2.揉得“勤一点”

秋季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中老年朋友们血压很容易不稳定。这时就需要我们时常按压一些穴位了。

出伏后,可以经常按压这两个重要穴位——风池穴和人迎穴。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点揉或者按压,以10-15分钟为宜。

除了这两个穴位外,还有内关穴,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

3.喝得“多一点”

秋天是滋阴养肺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多喝一点“药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给大家介绍3款药茶,帮助大家理气润燥、疏肝理气。重要原则就是“少辛增酸”。

菊花荷叶茶——养肝降压

荷叶性平、味甘微苦,具有清暑化湿、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血压、降血脂。

荷叶茶中的荷叶碱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的功效,荷叶的祛火功能让荷叶茶成为当之无愧的养心佳品。

每天取白菊花、枸杞子、干荷叶、等量后,用开水冲泡,待茶水清亮后饮用。

防燥三花茶——清火润燥

菊花可以明目、清肝火、平肝阳,茉莉花有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金银花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三者同饮,可以达到疏肝解郁、防燥的作用。

取金银花10克,菊花5克,茉莉花3克泡水当茶喝。

蜂蜜柠檬茶——养阴通便

柠檬味酸甘、性平,有生津解暑,开胃醒脾的功效,柠檬中富含的维生素能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症状。

新鲜柠檬切片,2~3片为佳,用温水冲泡,可加适量蜂蜜调味。

新鲜柠檬的价值更高;尤其适合秋冬季节喝。

4.睡得“早一点”

夏季昼短夜长,人们顺应环境,习惯晚睡早起。入秋之后作息时间不能及时调整,很容易睡眠不足,出现“秋乏”。

出伏后,天气逐渐转凉,顺应自然变化,人们的起居也应该调整为早睡早起。

「与鸡俱兴」的话,也就是晚上9点之前要入睡,但是结合现实考虑,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可以适当放宽。

但是总的原则不变,晚上睡觉最晚不能超过11点,早晨起床不要早于5点。这是睡眠的黄金时间。

尤其是11点到凌晨的2、3点,是人体修整的最佳时间。现在年轻人常常熬夜到两三点才睡,睡眠质量堪忧,对身体也会有很大的损伤。

5.穿得“暖一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也要从客观角度去看。

出伏后,中午依旧炎热,但是早晚已经开始变凉,要注意添衣保暖了。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抵抗力较弱,容易着凉感染风寒,以及气血两虚的姑娘们,也要注意。

早晚温差大对于身体的损伤很大,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哦!一定要注意保暖!

保暖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要保护好脖子、后背和脚部,这些都是极易受凉的地方,保护好它们,就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了!

-推荐阅读-

国学人生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sj/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