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导演:迈克·尼科尔斯编剧:卡尔德·威灵汉姆/巴克·亨利/查尔斯·韦伯主演:安妮·班克罗夫特/达斯汀·霍夫曼/凯瑟琳·罗斯/威廉·丹尼尔斯/莫瑞·汉密尔顿/伊莉莎白·威尔森/巴克·亨利/布莱恩·艾弗里/沃尔特·布鲁克/诺曼·费尔/爱丽丝·格斯德丽/马里恩·洛恩/埃达·盖尔/弗兰克·贝克/乔治布鲁格曼/乔治德诺尔芒迪/理查德·德莱福斯/鲍勃·尤班克斯/迈克·法雷尔/伊丽莎白弗雷泽/唐诺·葛勒特/哈利·霍尔科姆/JonathanHole/RobertP.Lieb/伊莲·梅/伊娃·麦克维/本·墨菲/斯图尔特·尼斯贝特/威廉·H·奥布莱恩/萨姆?奥斯廷/诺姆·皮特利克/伯纳德·赛尔/HalTaggart/凯文·泰德/ArthurTovey/EleanoreVogel/瓦利·韦斯特/DavidWestberg该高考的高考完了,该毕业的,也毕业了,又是一大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面孔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踌躇满志地进入社会成为社畜、卑微打工人、奋斗新青年。话不多说,今天就聊聊经典老片《毕业生》。这部50多年前的电影曾经横扫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得到了7项提名,并且将最佳导演奖收入囊中,片中那首经典的主题曲《TheSoundofSlience》成为了无数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点击收听↓这里要先做一点背景描述,《毕业生》上映于年,彼时的国际政治时局动荡不断。第二次世纪大战摧毁了西方世界的精神信仰,在心灵的废墟之上,出生于二战后的那批青年人正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他们充满激情但是却迷茫若失,他们质疑权威又无力反抗,他们信仰缺失却渴望幸福,所以他们叛逆、空虚,只能靠各种过激的行径来表达情绪。在英国,他们被称为“愤怒的青年”;在法国,他们被称为“世纪的痛苦”;在美国,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美国50、60年代对越战争节节败退,国内种族主义愈演愈烈,美苏冷战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所有人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可能爆发的核大战而殒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垮掉的一代”深感人生的无意义,他们厌倦了现有秩序的社会,但是又无处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只能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本杰明就是典型的“垮掉的一代”。他名校毕业,并得到了奖学金,有机会继续深造,在毕业派对上,父母以他为骄傲,来往的宾客无不对他称赞有加。然而本杰明却感觉十分不自在,他并不想得到父母以及宾客的夸奖,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惶恐。每当宾客走上前想与他攀谈,他总要借口逃离,竭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的一方角落。本杰明父母的好朋友罗宾森太太看穿了本杰明的局促不安,于是她拜托本杰明送自己回家。本虽然并不情愿,但是总好过应付把自己当炫耀品的父母以及为了面子各种讨好和夸赞的宾客。到了罗宾森太太家,她又借口自己怕黑,要求本杰明把自己送到家里。然后要求与本杰明喝一杯。本杰明觉得情况不对,罗宾森太太似乎对自己另有所图,他直言罗宾森太太举止不妥。她却坦然地笑了,表达出自己并没有非分之想,却岔开自己的双腿,短裙内的春景一览无遗。本杰明下意识地躲避,想要离开。罗宾森太太再次让他不要胡思乱想,并邀请他来到女儿伊琳的房间里看油画。为了掩饰尴尬,本杰明盯着油画欣赏,而罗宾森太太竟若无其事地换衣服,甚至反锁了房门一丝不挂地在本杰明面前,她诱惑地扭动着,说:“今天不做没关系,以后只要你想了就可以和我打电话”。他拒绝着,语无伦次地说着这样不合适,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眼睛却不时地看向罗宾森太太的身体。丰满雪白的前胸、平坦的小腹、纤细紧致的双腿……突然一阵门响,罗宾森先生回来了,本杰明慌忙打开房门,逃窜到客厅,尽量稳定心神。罗宾森先生友好地与本杰明聊天,并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安慰他的迷茫、此时罗宾森太太已经穿好衣服来到楼下,她与先生解释说,是本杰明送自己回来的,感谢年轻的小伙子。几句客套,本杰明就赶紧逃离了这个尴尬的场合,但是令他尴尬的还在后面。在21岁的生日派对上,父母送了他一套笨重滑稽的潜水服,要求他在众多宾客面前穿戴好,跳入水中表演潜水,像极了过年时被迫背古诗的我们。本杰明再三推脱,但是在父母的淫威下他只能照做。潜水服里的本杰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只看见父母、宾客满意地笑着,他觉得自己像小丑,一头扎进了游泳池。想敷衍几下回去的时候,又被父亲按回了水里。索性沉下去,在一片汪蓝的水池里,享受片刻的属于自己的宁静。人生的迷茫、父母的不理解、被规划好的人生、被束缚的思想以及青春期的寂寞让本杰明鬼使神差地给罗宾森太太打电话,二人约在了泰福酒店。罗宾森太太欣然前往,不过对于本杰明来说,第一次开房、第一次偷情、第一次与女性亲密……他紧张地不知所措,甚至误闯入了别人的生日派对,尴尬到无地自容。手足无措的本杰明大脑一片空白,罗宾森太太提醒他预订房间。在前台,偷情心虚的他以假名字预定了房间,面对前台的服务答非所问。他只想快速进入房间,不要被任何人注意,为此他还使用公用电话背靠背地给罗宾森太太打电话,告诉她房间号码。房间里,紧张不安的本杰明依然没有好转,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想要打退堂鼓,罗宾森太太则将他玩弄于鼓掌间,以“第一次”来刺激本杰明。在尊严和本能的驱使下,二人共度了一夜春宵。之后本杰明的人生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他依然迷茫,但是却颓废地理所当然。他泰然地享受虚度的时光,晒晒太阳、喝喝果汁、偷偷情,即便被父亲追问“你想这样荒废人生吗”,他也丝毫不在意。在两人的缠绵过程中,本杰明动了真情,而罗宾森太太更享受肉体的欢愉,这是她想要得到的,其他的都只是麻烦而已。本杰明想要和罗宾森太太聊聊理想、聊聊人生,但是对方总是敷衍了事,最终聊到了罗宾森太太的女儿伊琳。罗宾森先生以及本杰明的父母都有意撮合本杰明和伊琳结婚,但是罗宾森太太却极力反对。或许是害怕破坏她和本杰明不可告人的肉体关系又或许是她真的觉得本杰明配不上女儿,不论如何,两人都不可以结合。本杰明也答应罗宾森太太,不会和伊琳发展。但,终是事与愿违。在多方的撮合、威胁、鼓励和安排下,本杰明还是约了伊琳。罗宾森太太十分失望,不过本杰明也保证不会和伊琳有进一步发展。起初,他可能真的这么想,所以本杰明第一次约会竟然带着伊琳去看脱衣舞,还言语轻浮对伊琳多有骚扰和冒犯。直到伊琳哭了出来,本杰明才深觉自己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女孩。他急忙道歉,说明原委——他们的见面是父母安排的,无法抗拒。伊琳表示谅解,之后二人正常交流起来。让本杰明没想到的是,他的空虚、迷茫、寂寞、惶恐、孤独、叛逆和不安伊琳全部都能够感同身受,二人逐渐打得火热,并成为了灵魂伴侣。罗宾森太太眼看本杰明并没有遵守承诺,以说出二人的关系来威胁本杰明离开伊琳,而本杰明则觉得自己是真的爱伊琳的,被威胁后十分愤怒。他冲进伊琳的房间,率先说出了自己和罗宾森太太的事。不出意外,渣男被赶了出去,然后二人断绝了联系。随后,伊琳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人生,而本杰明则对她依旧念念不忘。不久后,他自己单方面宣布将和伊琳结婚,然后就追到了伯克利,开始介入了伊琳的人生。虽然伊琳记恨本杰明但是也深爱对方,她有着可以结婚的男朋友,但同时也在和本杰明约会,她自己同本杰明一样迷茫而疑惑。“你能嫁给我吗?”“我不知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本杰明的求婚随意却真挚,伊琳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不过本杰明却自动过滤了“不”字,甚至开始催促对方一起去婚检,并开始着手准备正式的求婚。就在此时,得知一切的罗宾森先生找到了本杰明,他警告本杰明离女儿远一点,并把女儿带走了,将会把她嫁出去。此后,本杰明如同疯了般寻找伊琳,他来到罗宾森的家里,昔日怀中柔情万种的罗宾森太太冷酷无情地报警要把他送到监狱……千辛万苦,本杰明终于找到了伊琳的婚礼教堂,就在仪式最关键的时候,他大声呼喊着伊琳,伊琳也回应着他,二人大闹婚礼,打翻了阻挠的宾客,跳上了门口的公交车,一同远去了……然后就是观众们熟知的那个经典镜头,当本杰明和伊琳冲破阻碍坐上公交相视一笑后,本该喊停的导演并没有停止拍摄,两个年轻人就这样迷茫地看着前方,手足无措……《毕业生》以极其夸张、荒诞的笔调诉说了一个深刻严肃的主题,虽然以现在的审美视角来看,多少有点三观不正、狗血满盆。全片从中段伊琳出现开始,剧情就处于疯狂和崩溃的边缘。不过,任何脱离历史环境的审美都是“耍流氓”,正是这种疯狂和崩溃契合了当时年轻人的心态。他们想要激情叛逆、想要反抗,事实证明他们也在反抗,正如本杰明拒绝了父母安排好的人生一样,但是反抗过后能得到什么又将去向何方,他们并不知晓。这种看似夸张的剧情既讴歌了冲破压迫、束缚的个体,赞扬了反抗的力量,也对施压者和权威者的意识形态进行了辛辣的批评和讽刺。不过以现在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部影片的话,必须要说:渣男渣女都去死!图片来源网络责任编辑:木家卫版权归电影头条(ID:movieiii)所有转载需授权商务联系请加条姐

条姐需要爱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sj/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