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点亮肿瘤患者重生的希望郑
1MDT新模式,让肿瘤治疗更规范 何谓MDT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它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工作组,针对某一疾病,通过定期会诊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今年以来,医院MDT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已为多名重症肿瘤患者进行了会诊,解决了他们肿瘤治疗的大问题。 孙女士,来自许昌,今年50岁。一年前,出现左侧面部麻木、看东西有重影,被确诊为脑膜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效果不好。经人介绍,来到医院MDT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想让专家会诊一下。该院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随即组织肿瘤外科、放疗、诊断等专家进行检查、会诊,发现她的脑膜瘤位于大脑深部,毗邻多条重要神经血管,手术完全切除会导致患者症状加重、左侧面部失去感觉、左侧眼球视力丧失,综合分析判断后,给出了进一步用射波刀治疗的综合方案。 没有丝毫停留,孙女士被转诊到肿瘤放疗科,经过3次肿瘤放射治疗后,她的症状明显减轻,保住了左眼视力,自我感觉良好。 孙女士,自然成为MDT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最大受益者。 当前,恶性肿瘤已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世界范围内人类第一大死因,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迫在眉睫。然而,现实状况是,当发现自己或亲人不幸罹患肿瘤时,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医院治疗,医院给出不同的建议,医院不同的科室也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医院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该放疗时让患者做了手术,或该手术时又让患者做了放疗,以至于患者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佳再转向其他治疗方式,既浪费了时间、金钱,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医院在院长赵志刚的带领医院中成立MDT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解决的正是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问题。“一个肿瘤患者,只需挂一个号,就可以得到与该肿瘤相关的所有科室的专家、医生的联合会诊,共同商议出最适合患者的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这就是肿瘤诊治的多学科融合,真正受益的是我们的肿瘤患者。”赵志刚表示,中心成立以来,每周至少会诊一次,使肿瘤的治疗更加规范化,为患者提供了科学的治疗方法,克服了单打独斗的弊端。 2多专家把脉,让肿瘤患者更放心 “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核心是在肿瘤患者入院后,由手术、放疗、化疗、影像、免疫、病理等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诊疗团队联合会诊。它水平的高低,除了多学科协作,关键是要拥有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医院的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聘请的学科带头人是河南省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华,并且形成了由肿瘤外科、肿瘤放疗、肿瘤内科、肿瘤诊断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分别是神经肿瘤专家张永福,口腔颌面肿瘤专家崔广庆,食管癌、肺癌专家张晓林,胃肠肿瘤专家王永乾,甲状腺、乳腺、肝胆肿瘤专家王旺河,泌尿肿瘤专家李启忠,妇科肿瘤专家贾秀改,口腔颌面肿瘤专家程涛,血液淋巴瘤专家丁现超,内分泌肿瘤专家赵志刚,呼吸肿瘤专家朱卫华,消化肿瘤专家王瑞勤,医学影像专家杨学华,超声诊断专家刘爱玲,核医学诊断专家杨洪,病理诊断专家杨广英,以及擅长肿瘤综合治疗及射波刀治疗的肿瘤放疗专家侯秉森、擅长肿瘤介入及射波刀放疗的肿瘤放疗专家张一平。 “下一步,医院将加大医院的合作,吸收接纳更多专家、学者,形成一个肿瘤防治庞大的专家队伍群,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让肿瘤患者得到规范、及时的治疗。”采访中,赵志刚告诉记者。更重要的,考虑到肿瘤容易复发和转移的特性,在每次的MDT诊治之后,医院会做一个实时跟踪,治疗效果怎么样、需不需要复诊、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全部交由专业的部门做随访指导。目前,随访服务已经成为肿瘤防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常态化工作。 据统计,一路走来,已经有很多患者从MDT诊疗中收获了切实的利益,还记得,来自南阳的魏女士,6年前,出现腹痛,大便形状改变、全身乏力,被确诊为直肠癌,在当地进行了手术治疗。半年前,她又突然出现左髋部疼痛,伴有左下肢闪电样放射痛,被诊断为直肠癌术后复发伴髋骨转移,难道还要手术吗?这让魏女士焦虑不已,再三考虑后,她将自己重生医院的MDT专家团队。令魏女士兴奋的是,专家会诊给出她进行射波刀治疗的建议是正确的。目前,她已经出院回家。 3灵活性机制,让生命通道更畅通 恶性肿瘤通常由多因素、多基因等改变导致,治疗方式正在经历着从多元化治疗模式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转变。MDT医院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资源,为患者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模式在全国还未普遍展开。 MDT不同于以往的会诊,会诊往往是靠各个科室负责人之间的邀请,而MDT在患者挂号后,医院会第一时间召集、调动所有相关专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制订出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方案,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可以发挥到极致。 换句话说,MDT是一种制度,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也相对固定,需要多学科协作诊疗。 那么,这种多学科协作能否长期开展下去,MDT这种制度能不能顺利执行,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干预是运行不起来的。人力方面,需要医生有无私奉献、一切为病人着想的精神,医院各个科室不相互合作,互相推诿,不愿意抽出时间为患者服务,科室间就不可能形成合作。物力方面,医院不予支持,仅凭自发自愿组建的兴趣小组,MDT同样无法长久运行下去。 在医院,MDT能畅通无阻的顺利实施,应归功于该院灵活性的机制。 众所周知,医改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因为它涉及对现有体制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早在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通知》,为民营资本进入医疗体系打开了窗口。医院恰恰是医疗改革的产物,近年来,沐浴着医疗改革的春风,该院以“回报社会,造福人民”为宗旨,以“诚信、团队、严谨、创新”为医院精神,以群众健康为己任,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前提,建机制,谋发展,惠民生,成为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实践者。 作为一院之长,赵志刚同时也是国家内分泌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他表示,社会办医,相比公立医疗机构,医院更具有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优势。他是MDT的推行者,为了保证MDT良性运行,医院引进了一大批在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配置国际领先的第四代射波刀等多个高精尖医疗设备。 医院拥有灵活的机制,便于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给予MDT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才有了MDT的顺利开展,才使得这条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使肿瘤患者最大限度受益。 特色科室简介 医院医院重点学科之一,是一个集学术研究与临床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拥有河南首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第四代射波刀(Cyberknife)放射手术平台、进口瓦利安6-10MV双光子直线加速器等高精尖设备。科室拥有配套的人才队伍,皆是省内著名专家。由我省著名放疗专家侯秉森主任医师任主任,由放疗技术专家、医院放疗科技师长张楚敏副主任技师任技师长,集中了张一平、李丽芳等肿瘤放疗、化疗、介入、影像诊断、放射物理、放疗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化的治疗水平。此外,医院放疗科还聘请王建华、李国文、张景伟、葛红、吴慧、袁翎、刘海龙、成慧君、刘劲松、邱荣良、王修身、王雯、张中冕、刘萍、王健、雷宏昌、李定杰等放疗界精英为医院客座教授,定期来院授课及指导工作。 肿瘤放疗科,以介入治疗为先导、放射治疗新技术(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和射波刀治疗)为主导、联合现代化疗及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为肿瘤综合治疗理念,把放射治疗技术和肿瘤血管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非血管介入(射频消融、支架植入、穿刺注药等)、静脉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有效的综合及个体化治疗。 肿瘤放疗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专家简介 侯秉森肿瘤放疗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医院放疗科副主任,河南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河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肿瘤综合诊疗、放射治疗40余年,熟悉肿瘤学知识及各种肿瘤的治疗原则,熟悉并掌握肿瘤放射物理、放射生物、放射治疗的各项技术规范,以及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熟练掌握治疗肿瘤最先进的4G射波刀操作规范和治疗技术。有丰富的肿瘤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肿瘤的综合诊断及放射治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常见肿瘤放射治疗》,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2项。 张一平肿瘤放疗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原解放军第医院影像科副主任、介入科主任,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肿瘤综合诊疗及介入治疗30余年,医学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特长:肿瘤综合诊疗、图像引导放射手术(射波刀)治疗及肿瘤介入治疗。主编、参编专著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及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载于4月28日《河南日报》B26版记者王俊霞本报通讯员彭铁邢璐)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sj/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令人毛骨悚然的6个小众邪教集团
- 下一篇文章: 福利推介英国戏剧皇帝蒂姆克劳奇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