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创作王永昇评述冯立平见到《马车》这组作品,第一眼就被亮丽的色彩所吸引,充满着童话的气息,让我联想起安徒生笔下灰姑娘的那驾南瓜马车。如果说这组作品出自一位年轻之手,听起来不感到诧异,但要是说这组作品是一位已到耋耄之年的长者创作的,会不会有点惊讶?凡是创作,都有一种心态。佛教《无常经》有句名言:“相由心生”。这里的”相“指的是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心态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色彩。心情愉悦时,世界是明亮的;心情悲伤时,世界是灰暗的。王永昇的心态无疑是年轻的,充满阳光色彩,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整日乐乐哈哈,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探究学习上的每一个问题,并从中享受进步的快乐。摄影玩到心态层面,就没什么功利心了,仅仅是一种愉悦心情的活动,这反倒更容易提升自己水平。不少人拿起相机总想着与人争高低,总想着如何投稿得奖,总想着怎样获取入会积分。功利心太强,快乐感就减少。想想初心,拿起相机本是为了快乐生活,悦心养身。到了人生下半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提高自己摄影创作水平,创作自己的精彩;有所不为,就是不要将时间花费在满足自己虚荣心上。实至名归,心里踏实。浪得虚名,心里发虚。愿我们在老去的岁月里保持一颗童心,像王永昇那样,去创作自己的童话。王永昇作品展示

01.英国·约克

02.捷克·卡罗维瓦利

03.奥地利·维也纳

04.西班牙·塞维利亚

05.奥地利·萨尔茨堡

06.奥地利·美泉宫

07.奥地利·维也纳

08.奥地利·萨尔茨堡

09.加拿大·魁北克10.奥地利·美泉宫11.奥地利·维也纳12.西班牙·塞维利亚13.捷克·卡罗维瓦利14.捷克·卡罗维瓦利15.奥地利·维也纳16.西班牙·塞维利亚

17.加拿大·魁北克

18.加拿大·维多利亚19.加拿大·洛基山20.加拿大·多伦多21.奥地利·萨尔茨堡22.奥地利·维也纳23.加拿大·多伦多24.奥地利·维也纳后记

关于马车

作者王永昇

马车的历史极为久远,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公元前年在欧洲和西亚的许多地方几乎同时出现了双轮马车。在欧洲,古罗马帝国普遍采用马车来运送邮件,随着商业和马车道路的发展,陆上交通运输几乎都由马车来承担。19世纪初,英美国家出现更大的用于城市间交通的马车——公共马车,随着纽约将公共马车在铁轨上运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种轨道马车曾风靡美国8个城市,并被引入欧洲。直到20世纪中后期,马车逐渐被铁路和汽车取代而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从商代晚期开始使用双轮马车,春秋战国时大多作为战车使用。从汉代开始,马车逐渐成为拉人载物的首选工具。明代在车身上安装车厢,上面开有门窗,用布帷遮挡称之轿车,多为官员使用。晚清和民国初期,西方传入的马车曾流行一时,乘坐的也一般是官员富商。直到上世纪70年代,马车在我国农村还在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皇室对马车情有独钟。英国皇室有超过驾马车,大部分马车仍在使用中。在皇室和国家的重大礼节场合,如国事访问、婚礼和议会的开幕典礼等,英国皇室还会选择乘马车出行。例如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庆典,她和菲利浦亲王坐着黄金马车一同前往圣保罗大教堂做感恩礼拜。英国的皇家马车不仅是一些大事件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也见证了一幕幕重要的历史画面。感谢观看点击下面在看让更多人观看

搜索:sj,回复关键词:入群。加入“摄影后期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sj/1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