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9,看过的人都被震撼得像个傻子丨
近期各个号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部高分纪录片,我也跟风追了一波。 看完第一集,发现有必要安利给你们。 《蓝色星球2》 BluePlanetII 作为前作续集,《蓝色星球2》此次由BBC和腾讯联合制作播出,其中前者主要负责拍摄,后者则为团队提供先进的画质增强技术,帮助观众获得更好的收视体验。 因为是一周一集,所以目前《蓝色星球2》只更新到第二集,不过评分仍旧强势,9.9分的成绩,如果继续保持下去,今年最好的纪录片称号应该非它莫属。 此外,这部纪录片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也不错,%。 满分的评价让这部纪录片的口碑一开始就处于顶端。 值得一提的是,16年前,第一部《蓝色星球》的评分也很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新技术带来改变的同时,你也能发现一些熟面孔。 比如在前作中担任配音的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主持人及制作人的戴维·阿滕伯勒爵士,在本作中同样挑起解说重担,为观众贡献了资料详实的画外音信息。 此外,在《蓝色星球2》中,著名电影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也加入到团队中,为纪录片提供了美轮美奂的配乐。 而《蓝色星球2》的主题曲,则由英国迷幻摇滚乐队收音机头(Radiohead)提供。 乐队将其当年发表在《TheKingOfLimbs》的《Bloom》重新编曲后,重命名为《Ocean》。 在续作中,担任该片导演的詹姆斯·霍尼伯内,带领他的团队共拍摄了逾千小时的影像素材。在7集的时间里,他尝试为观众展示了诸多此前未被科学家证实的、发生在海洋的神奇现象。 比如在第一集里,他就尝试告诉人们,也许鱼的智商远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这里以猪齿鱼为例。 别看它外形迟钝,它可是个相当挑剔的美食家。 一般的鱼,吃些浮游生物或比自己更小的生物就够了。它不行,偏偏挑那些坚硬的贝类食物为主食。 为了寻找到这类食物,猪齿鱼就算掘地三尺也在所不惜。 好不容易找到心仪的食物,可是鱼不像人,没有手,加上水的阻力也挺大。 该如何砸开贝壳吃到里面的贝肉呢? 首先,它会找一种碗状珊瑚, 然后游到里面找出珊瑚里最坚硬、最突出的部分。 然后,甩头功走起~ 如此反复数次,贝壳被砸了个稀巴烂。 猪齿鱼如愿得到了它想要的食物。 看的时候,我一度怀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是否只是个谣言。后来一查,发现还真是…… 所以,曾经把下面这种恶趣味段子信以为真的朋友,醒醒。 事实上,鱼不但有自己的记忆,而且它们吃起荤来,恐怕鸟都要敬它们三分。 一般我们对鱼和鸟之间的关系认知是这样的: 但在热带地区,有一类鱼直接把鸟当正餐。 注意,不是那种带牙齿的食人鱼。 而是这种连牙齿都没有,但凶残度丝毫不亚于前者的珍鯵。 更让人费解的是,这种鱼似乎拥有先天的捕捉天赋。 处于水下的珍鯵,能够准确判断出近水面飞行鸟类的高度、速度,及其运动轨迹,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鸟类的生存难度。 也许你也注意到了,鸟的体积明显比珍鯵小很多。 是的,珍鯵专挑幼鸟下手。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掌握飞行技巧的幼鸟而言,它们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迅速学会飞翔,要么,成为水下怪物的盘中餐。 大自然严酷的生存法则,就这样在新生和死亡的轮回中重复上演。 当然,海洋生物之间也并不全是对立和仇恨。比如下面要给你们介绍的这一对——海豚和伪虎鲸,它们的友谊就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熟悉一点儿海洋知识的朋友应该知道,伪虎鲸尽管名字前加了个“伪”字,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虎鲸的近亲。 而虎鲸素来有“大白鲨杀手”的称号。 作为虎鲸的亲戚,伪虎鲸的性格也挺暴躁。但奇怪的是,在拍摄期间,摄影师惊奇的发现,原本似乎应该水火不容的两个物种,竟然能彼此和谐相处,且互相示好。 此外,他们还共同协作,一起捕捞食物。 动物间的友谊,也许远超人类的想象。 说完动物的友谊,接下来摄制组还向观众展示了一种略重口的爱情。 相爱的主角,是一种名为金黄突额隆头鱼的物种。 有多丑?喏,就酱紫。 每当繁殖季节到来,隆头鱼会想尽一切办法与自己地盘上的雌鱼嘿咻。 从体型上看,正常的雌性隆头鱼一般都比较娇小。 不过这当中也有体型硕大的女汉子。 过了一定的年纪,它们就不再接受雄性隆头鱼的求爱。因为在这段时间它们体内的雌性激素将停止增长,取而代之的,是雄性激素增加。 于是一段时间过后,那些女汉子全都变成了纯爷们儿。 等到完全蜕变为雄性后,它们又将开始新一轮的求偶派对。 这种雌雄共同体体质,就问你想要不想要? 除了介绍闻所未闻的海洋趣闻和神奇物种,《蓝色星球2》还把视角对准了环保议题上。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过度排放的暖气,除了改变大自然脆弱的气候环境,还对动物的生存形成了威胁。 ▲过去30年,北极夏季海冰面积下降了40% 对于那些生存在地球两极的动物而言,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海象,作为一种大型哺乳类动物,因为在水中运动会消耗大量体能,为了帮助幼崽休息,过往,海象妈妈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厚实的海冰上休息。 但现在,海冰的大量融化导致这群肥大的动物不得不把栖息地选在干燥的陆地。 而这么做,无疑给了天敌可乘之机。 为了避免幼崽被北极熊叼去,海象妈妈只能和族群重返大海。 然而稀薄且稀少的海冰只能提供有限的栖息场所。 被逼无奈的海象妈妈,只能用和同类斗殴的方式,为孩子争取点儿位置。 最终无法上岸的母子俩,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艰难求生。 这一幕对于生而为人的我来说,既感动,又心酸。 感动,是因为我看到母爱跨越物种的表现形式; 心酸,是因为我看到人类正在用自己的自私,剥夺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 而这,也是《蓝色星球2》想要告诉人们的一点: 我们的星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 虽然《蓝色星球2》呈现给观众的画面美不胜收,但你绝对想象不到为了这些画面,摄影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比如在本片中,你会看到展示海豚在巨浪中冲浪的慢镜头。 但实际上,为了捕捉这些镜头,摄影师团队必须承担被巨浪吞没的风险,才能把导演需要的镜头拍下来。 这么说可能你们没啥概念,实际上,在浪头高的时候,海浪释放的能量也是相当恐怖的。 海面上的威力咄咄逼人,水下摄影也不轻松。 比如在南极拍摄时,摄影团队需要乘坐专门的潜水艇下潜到0米深的深海中。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片黑暗。 当然,潜水艇有探照灯,光线问题能够应对,但水压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拍摄期间,摄制组的潜水艇就在深海出现过漏水问题。 此外,冰川融化时,夹杂于其中的石块,也对深海中的潜水艇形成了潜在威胁。 要知道,这些摄影师,为了那些看上去漂亮的镜头,可真的是拿命在拍啊。 就冲他们这么敬业的态度,我觉得你也该看看这部纪录片。 并反思下,你能为这群可爱的海洋生物,以及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 本月热点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这片不愧「全球最恶心」 这部R级片引进了,和国外版一毛一样 看完这部变态美剧,每一根汗毛都在颤栗 这部韩剧逆天,只用一集就吊打国内无数电影 若非上映4天就被叫停,中国第一大片必须是它 这部恐怖版《五十度灰》,好激烈!好恶心!好瘆人! 碾压「追龙」直逼「铁拳」,「天才枪手」真没让我失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ly/9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希望很多,请务必坚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