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两点,为纪念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六周年,俄罗斯联邦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胜利日阅兵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共同出席阅兵仪式。

  此次红场阅兵一共出动了1.2万名军事素质过硬的俄罗斯联邦军人,军备方面大约有架地面部队装备参与阅兵,包括战斗机和直升机在内的79架空中军事装备也在莫斯科的上空翱翔。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俄罗斯本次阅兵的压轴武器——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强大的导弹发射团可以直接摧毁一座超级大城市,一度被称之为俄罗斯与美国军事博弈的王牌,破坏能力之强令世界各国震惊。

  结合总统普京霸气的发言,本次阅兵仪式展现出俄罗斯强硬的军事态度和超强的军事实力。

  

  一般来说,俄罗斯如此强悍的军事态度和实力不应该有哪个国家敢轻易招惹,即便是如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不敢轻易和俄罗斯开战,更别说那些小国家了。

  但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不自量力的国家,再三挑衅不说,竟然还敢主动挑起战争。主动开战的结果便是,普京只用了五天时间就速战速决,将这个国家的军队全线击溃,抢回被占土地同时还顺便收了点利息。

  这个国家就是俄罗斯在苏联时期亲密无间的兄弟——格鲁吉亚。

  

  全球东顾时刻,格鲁吉亚闪电出击

  年8月8日,格鲁吉亚全线出兵南奥塞梯,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正式爆发。

  没错,时间就是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日子。当时,全世界的目光都看向了中国,根本没人   趁着世界各国目光聚焦北京奥运会的时机,格鲁吉亚政府兵分三路,快速出击,从茨欣瓦利的东、西、南三个方向进行攻击,仅13个小时就攻占了之前互相摩擦时久攻不下的茨欣瓦利。

  

  快速反击,普京强势回应

  接到格鲁吉亚全面出兵的消息之后,俄罗斯联邦高层迅速做出反应,正在北京的俄罗斯总理普京马上联系了总统梅德韦杰夫和国防部长。而后,总统梅德韦杰夫也立刻结束假期,赶回克林姆林宫召集国家安全紧急会议,通过了出兵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

  接到命令后,素有“高加索之狼”称号的俄罗斯联邦第58集团军在随后的分钟之内完成了所有的战争准备。做好包括燃料、弹药补给和越境作战的一切准备之后,普京命令部队凌晨发起进攻,用“闪电战”回应“闪电战”。

  

  闪电回击,四维打击

  战争爆发,俄罗斯调动海军、陆军、空军联合出击,并且结合网络攻击对格鲁吉亚实现四维打击。格鲁吉亚丧失制空权,军事基地遭到狂轰滥炸,地面部队被围追堵截,格鲁吉亚海域被全面封锁,总统府网络系统瘫痪整整24个小时。

  俄罗斯军队以炮弹攻击、坦克开道,沿格鲁吉亚公路线长驱直入,在24小时之内成了部队集结、越境作战,并占领了茨欣瓦利全城。

  

  全线败退,四处乞和

  随后的四天里,在俄罗斯的全面压制之下,格鲁吉亚全线败退,不仅失去了好不容易夺下的南奥塞梯,还把阿布哈兹的控制权给丢了。

  面对气势汹汹席卷而来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总统一方面表示抗议,请求俄罗斯停战;另一方面联系美国等西方国家,寻求北约的帮助。但是俄罗斯毫不理会,继续进攻;北约集团也集体沉默,拒绝出兵援助。

  最后,在国际各方的协调之下,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在8月15日签订停火协议,俄罗斯联邦军于18日退军,双方结束战争。这一场战争中,格鲁吉亚军队伤亡人,而俄罗斯军队仅伤亡人,伤亡比高达8:1。

  而战争带来的灾难并不仅仅如此,还带来了巨大的城市设施破坏和经济崩溃,数十万平民沦为战争难民。而且随后不久,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相继宣布独立,格鲁吉亚赔了“夫人又折兵”。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在苏联时期曾经是好同志、好兄弟,即使苏联解体两国关系也不至于太差,何以如今手足相残?而且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绝大部分原苏联的遗产,作为财产共同瓜分人,格鲁吉亚完全了解俄罗斯占了大头,特别是在军事力量方面。

  那么,作为弱小国家的格鲁吉亚为什么明明知道还要挑战强大的俄罗斯?并且敢于挑起战争和俄罗斯硬碰硬!从根本上来说,以下几点最为重要,且不可消除和调和。

  

  一是历史原因

  在历史上,俄罗斯为了征服整个高加索地区,经历了长期而残酷的战争。而奥塞梯就处在高加索山上,苏联时期为了治理该地区,以高加索山脉为界将奥塞梯分为南北两个。

  高加索山脉以北的奥塞梯归于俄罗斯,而南奥塞梯则划分给了格鲁吉亚,这样一分为二的局面,为后来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爆发埋下了隐患。而且早在苏联时期,格鲁吉亚就离心离德,存在着严重的分离倾向。

  虽然遭受到了同为格鲁吉亚人的斯大林的血腥镇压,但是格鲁吉亚仍然死心不改,在苏联解体的时候,第一个跳出来明目张胆的进行分裂。而随着苏联解体之后,格鲁吉亚对高加索以北地区垂涎三尺,明里暗里的支持高加索北部地区的车臣等分裂主义势力。

  因此,格鲁吉亚与俄罗斯两国各自都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

  

  二是北约撑腰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加强对俄罗斯的遏制,通过北约军事同盟持续吸收前苏联加盟国,不断向东扩张,压制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在高加索黑海一线外围对俄罗斯形成战略包围。

  因此,在对抗俄罗斯问题上,格鲁吉亚与北约集团一拍即合。

  在美国的支持下,格鲁吉亚发动“玫瑰革命”,萨卡什维利成为新的总统,建立亲美政权。有了美国等北约集团国家的支持,萨卡什维利政府更加嚣张,多次在南奥塞梯地区挑起矛盾冲突,使该地区长期以来都爆发着小规模的战争。

  

  三是南奥塞梯归属之争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南奥塞梯一直在谋求恢复与北奥塞梯的合并。而因为历史原因,南奥塞梯在斯大林时期一划归为格鲁吉亚,因此随着格鲁吉亚的独立,南奥塞梯也成为了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

  但是拥有七成以上俄罗斯民族的南奥塞梯并不甘心归附于格鲁吉亚,因而在年南奥塞梯发动全民公投,要求独立并与高加索另一边的北奥塞梯合并。

  格鲁吉亚政府当然不会愿意坐失大片土地,而且萨卡什维奇政府很清楚南奥塞梯所谓的独立与合并不过是为了重新回归俄罗斯的怀抱。

  南奥塞梯得到俄罗斯的暗中支持,与格鲁吉亚展开了长达多年的斗争。后来,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越斗越狠,矛盾急剧恶化,时常发生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俄罗斯出于战略需要,将高加索山脉作为阻挡北约国家向东扩张的战略封锁线,当然支持南奥塞梯独立。

  于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双方在南奥塞梯问题上你来我往,龃龉不断,并最终在年8月8日爆发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战争爆发,但参战双方并非势均力敌,其结果也容易猜测。

  强大的俄罗斯军队以碾压的方式推进,全维军事打击之下,格鲁吉亚防御迅速崩溃,一败涂地。对于这样的结果,说格鲁吉亚人心不足也好,不自量力也罢,但最关键的还是俄罗斯举世皆惊的军事实力。

  迅速集结,闪电出击,海、陆、空、网络四维协同打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当然,俄罗斯此举并不仅仅是为了秀一下肌肉,而是有着多方目的。

  

  目的一,快速解决,避免北约国家介入

  萨卡什维利政府自“玫瑰革命”登上格鲁吉亚政治舞台以来,推行亲美主义,长期于美国眉来眼去。而美国为了牵制俄罗斯,也愿意收这么一个小弟作为马前卒。

  因为一旦格鲁吉亚完全控制了南奥塞梯,必将使得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大幅度向东缩进,失去高加索山脉这一天然屏障的同时还将使得俄罗斯东边的大门敞开。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自然乐得看见,因而背后支持极力促成。

  同时,格鲁吉亚地处于黑海之岸,是西方能源消费市场与黑海石油沟通的战略要地。如果能够控制格鲁吉亚,就能让黑海丰富的石油不受阻碍,源源不断地流向西方各国。

  普京也不是傻子,当然看出了格鲁吉亚这一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所以早在战争爆发之前俄罗斯就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

  当战争爆发,俄罗斯直接闪电出击,快速收拾局面,等北约集团和世界各国反应过来的时候,俄罗斯已经开始清扫战场。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各国也不会自讨没趣跑来凑热闹,况且俄罗斯这么强的战力也没人敢轻易招惹。

  

  目的二,展现军事实力,震慑八方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为了进一步蚕食俄罗斯,压制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极力拉拢俄罗斯周边国家,并且不断吸纳前苏联同盟国加入北约组织。

  所以,俄罗斯的战略处境并不好受,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已经公开跳水,中东很多小国家也跃跃欲试,南边的几个斯坦国也不怎么听话。因此,俄罗斯利用与格鲁吉亚这一战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仅仅五天就解决了格鲁吉亚。

  照理说,在军事武器装备先进的情况下,俄罗斯顶多派出相应的部队,即可完成该地区的作战任务,但是普京偏偏杀鸡用牛刀,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不说,居然还动用了之前俄罗斯从未用过的互联网攻击。

  可以说普京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告诉世界各国都来吧,战斗民族最不怕的就是打架!

  

  当然,政治嗅觉敏锐的普京不可能只看到这些,俄罗斯大战军事实力的目的也不仅只有这些。比如以战练兵,检验部队现代化作战能力;军事控制,解决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打压格鲁吉亚,伸手里海能源之争等等,这些都是俄罗斯在此次战中要实现的意图。

  回到近期,俄罗斯在5月9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仪式上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为了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乌克兰挑起的各种矛盾,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阅兵后发表重要讲话,给予强势回应。

  普京表示,不会宽恕具有仇俄情绪的人,会对外来势力在俄罗斯做出的仇视行为作出强势反应。

  曾经兄弟,如今反目,利益捆绑下的国家关系最为令人唏嘘。当今世界局势也是如此,局部地区矛盾重重,大国博弈日渐激烈。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归根结底还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开展的综合国力较量。

  现在的俄罗斯威慑力已然不复当年的苏联,虽然军事上还是世界一极,但是其国内经济仍旧被西方国家拖在泥潭。如果俄罗斯想要回到当年强盛,那就需要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式,而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又注定俄罗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ly/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