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每日练1
届高考每日练1 河流的输沙量受含沙量与径流量的共同影响。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之一,其输沙量从上游往下游呈递增趋势;中上游建有多个水利工程。下图示意西江输沙量沿程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西江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的自然原因有() A.季风不稳定B.土层薄且土质疏松C.地势落差大D.植被遭受破坏 2就多年平均而言,西江输沙量较大的时间应在() A.1—3月B.3—5月C.5—9月D.10—12月 3推测水利工程集中分布的河段及河流流向(→表示流向)最可能为() A.江边街→天峨B.天峨→迁江C.湟江口→迁江D.迁江→天峨 19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工程日益兴起,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下图为“某河流水文特征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4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 A.航运和泄洪B.水质改善C.发电和航运D.鱼类生产 5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关系可能为() A.凹岸为浅滩B.凸岸为深潭C.凸岸多沙洲D.凹岸多沙滩 6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 A.水流速度减缓B.河道摆动空间减少C.河道形态标准化D.侵蚀作用明显增强 位于山西省宁武县的“万年冰洞”形成于第四纪冰川覆盖时期。冰洞由地面向下延伸近米,开口朝上,口小肚大,所处山体由石灰岩构成。洞内的冰柱、冰瀑、冰笋、冰花长年不化,年3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图示意冰洞外部日均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题。7洞穴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碎屑刨蚀B.冰川融水溶蚀C.岩层水平张裂D.岩层断裂下陷8在自然状态下,冰洞内、外空气交换最频繁的时间是()A.甲B.乙C.丙D.丁9为了促进冰洞旅游的更好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建门封闭洞口②加强通风换气③加强安全防护④用冷光灯照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位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境内沙漠广布,沙子众多,但该国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优质河沙供国内使用。河沙是天然石在自然状态下,经水的作用力长时间反复冲撞、摩擦产生的。根据材料回答下题。10下列关于河沙的形成说法错误的是()A.降水较多的区域有利于河沙的产生B.河沙较多的区域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C.流域内地形崎岖有利于河沙的形成D.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河沙形成11关于沙特大量进口河沙说法正确的是()①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②用于填海造陆③技术落后,机器制砂量少④沙漠沙颗粒细,土含量高,用途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近年来,各国对于河沙的开采加强了管控,下列关于河沙开采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开采河沙使河道加深,有利于河流航运B.开采河沙破坏天然河道,影响生物的栖息环境C.开采河沙加剧河床下切,引发入海口处海水倒灌D.开采河沙导致岸坡失稳,危及堤坝安全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导致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 (2)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3)与50年前相比,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 (4)沙坝面积缩小,影响小镇居民的居住安全。有人建议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A;2C;3B 解析:1西江流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受降水补给影响,夏季为河流丰水期,所以夏季河流含沙量和径流量大,A对;地势落差、土壤厚度没有年际变化,B、C错;植被遭破坏为人为原因,非自然原因,D错。 2西江流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5—9月),受降水补给影响,夏季时河流含沙量大,径流量也大,所以5—9月输沙量较大,C对;10月至次年4月,降水少,为河流枯水期,输沙量较小,故A、B、D错。 3输沙量从上游向下游呈递增趋势,推知河流整体从小龙潭流向马口,C、D错;水利工程的修建,可减缓河流流速,拦截泥沙,使得河水泥沙含量减少,输沙量减少,A错,B对。 答案:4A;5C;6A解析:4对河流进行裁弯取直和渠化,可以缩短河流流程、加深河道,有利于航运和泄洪。但因“丧失正常的河道功能”而不利于鱼类生产。 5河流水流在凸岸流速缓慢,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故多沙滩、沙洲和浅滩。而凹岸因流速快而侵蚀强,多形成深潭。 6由河道修复规划图可看出,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恢复弯曲的河道,使河道形态多样化,则水流速度会减缓而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增强,同时河道摆动空间也会扩大。 答案:7B;8A;9D解析:7由图文材料可知,随着冰洞外的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洞穴经过冰川融水溶蚀形成。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8由图可知,在自然状态下,冰洞内、外空气交换最频繁的时间应该是冰洞外气温最低使,即甲。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9为了促进冰洞旅游的更好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安全防护、用冷光灯照明。建门封闭洞口对旅游不利,加强通风换气容易使洞穴坍塌。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③④,正确答案为D。 答案:10D;11B;12A解析:10河沙是河流在上游地区侵蚀搬运的石块,经反复冲撞、摩擦产生,最后在河流下游地势平坦的地区沉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的侵蚀减弱,河沙产生少,故选D。11沙特经济水平较高,国内基础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大,①对;沙特国土面积大,填海造陆的规模小,因此②错;沙特技术水平较高,故③错;沙漠沙颗粒细,土含量高,不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所以需要进口河沙,④对;所以B正确。12开采河沙会引起水流紊乱,不利于航运。故选A。 13答案:(1)西侧以海水侵蚀为主(海浪、潮汐),东侧以河水侵蚀为主。西侧直面海洋,海面开阔,海水流动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响大;东侧离大陆近,有大陆上多条河流注入,且流向与沙坝走向基本垂直,河水侵蚀作用强。 (2)夏季。海冰融化,沙坝受海水侵蚀加强;降雨多,冰雪融量大,河流流量大,沙坝东侧受河水侵蚀加强;冻土融化,土层松软,易被侵蚀。 (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沙坝;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沙坝边缘坍塌严重;沙坝地表径流和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沙坝永久冻土层变薄,易被侵蚀。 (4)赞同。全球变暖是长期变化趋势,沙坝海拔低,随着海水侵蚀加强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终将吞噬沙坝;在沙坝沿岸建设海堤费用很高,且效果差。不赞同。离大陆较远,有海水阻隔,举镇搬迁不便;搬迁费用很高;对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响大,阻力大。 解析:(1)读材料可知,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西侧直面海洋,海面开阔,海水流动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响大,故西侧以海水侵蚀或海浪、潮汐侵蚀为主;东侧离大陆近,有大陆上多条河流注入,且流向与沙坝走向基本垂直,河水侵蚀作用强,故东侧以河水侵蚀为主。 (2)读材料可知,沙坝面积变化受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影响。由于夏季降雨多,冻土融化,海冰融化及冰雪融量大,导致沙坝土层松软,易受海冰融化的海水及流量增大的河水侵蚀。故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是夏季。 (3)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与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沙坝淹没增多,以及沙坝受海水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有关;读材料可知,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导致沙坝易被侵蚀,也是沙坝面积不断缩小的一个主要原因。 (4)本题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是否赞成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属于开放性题目,赞成与不赞成言之有理均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jt/8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球矿业资讯N015
- 下一篇文章: 高考地理山东邹城学年高三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