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节是英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的11月5日举行。篝火节也称盖·福克斯节,源于17世纪初。当时正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鼎盛时期,英国国教虽脱离了罗马教廷,但女王采取了温和的平衡政策,使国内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们都较满意。女王去世后,苏格兰玛丽的儿子詹姆士一世继位。他入主英格兰后,采取高压政策,引起天主教徒不满。其中极少数极端分子,阴谋在年11月5日英皇主持国会开幕时,炸毁国会。他们用一年时间挖了一条通往议会的地下道,计划由盖·福克斯点燃放在下面的炸药。结果事情败露,盖·福克斯在11月4日被捕,并与其同谋一起被处死。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英国每逢11月5日都要举行一些活动,逐渐形成节日。

    

每年的11月5号是英国的BonfireNight(篝火之夜,或焰火夜FireworksNight)。剑桥的仲夏公共绿地(MidsummerCommon)和耶稣绿地(JesusGreen)常常举行焰火晚会。

(热闹非常的仲夏公共绿地。过一向这些小草就会恢复原貌)

其实剑桥的公共绿地上是可以踩踏的(各学院院子里的草地属于私人领地,private,那是一般人不能踩的,但院士和教授可以踩),而且有很多大型活动也会经常在草地上举行。大型车辆把设备拖到草地,然后在草地上铺上板子,再在板子上搭接各种设施。活动完了再拆走。过几天草又恢复原貌了。真佩服小草的忍耐和复原功能。

(私人领地,仅限国王学院成员)

刚来剑桥时住HillsRoad的VinterTerrace,离那两片绿地有点距离。篝火日天气也不大好,下着小雨。先是窝在家里,透过窗户,看到有几个冲天炮似的东西在窜上窜下。虽没有长沙橘子洲头每周六晚上的焰火表演那么绚烂,但多少还是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那种节日的欢愉气氛。

(焰火照亮半边天)

焰火夜也叫“盖伊·福克斯之夜/日”(GuyFawkesNight/Day)。年十三个亡命之徒用他们手中的原始武器——黑火药,颇具幽默地给英国人争取了这个特殊的节日,当然盖伊·福克斯(GuyFawkes)就是那十三太保之一。

17世纪初,英国国教才刚脱离罗马教会不久,当时在位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对天主教实行高压政策,引起了天主教徒的强烈不满。于是,有几个狂热的天主徒决定暴力反抗,他们密谋在年11月5日炸毁议会大厦,将国王和议员一举消灭。他们挖通了一条通往威斯敏斯特宫地下室的通道,并在在威斯敏斯特宫的地下室里偷偷藏了36桶炸药。暴动者轮流值守,计划由盖伊?福克斯在11月5日实施燃爆。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百密必有一疏,一名同伙将此计划泄漏给了身为国会议员的亲戚。国王派军队在地下室找到准备爆炸的盖伊。盖伊和他的同伙以叛国罪处以极刑(有点类似当初耶稣最后的晚餐,耶稣和他的12门徒刚好也是13个人)。议会为了庆祝国王和议员脱险,下令每年11月5日都要点燃篝火以志纪念,不要忘记这个“叛国”事件。这样,一件坏事变成了好事,英国因此增加了这一特殊节日--焰火节,尽管并不放假。

最初的纪念活动只是在当晚点篝火,歌舞一番,后来又增加了放焰火和其他一些活动。

现在的焰火节,燃放烟花和焰火表演逐步替代了燃放篝火。但很多地方还可以以看到篝火晚会和焰火表演。英国焰火节的烟花一般是当地政府有组织地在社区公园,由政府相关人员和一些消防队员来定点燃放。私人燃放烟花是很有讲究的,你要有license(许可证,这个在英国很重要,我们知道当医生、开车是要有执照的,但是在英国钓鱼、放烟花之类事情也一样要执照!)。

(全部文字:非法使用烟火毙命!别烧伤了手指头。拿到许可证,这是法律!)

英国法律规定烟花不能销售给未满18岁的公民(年前是16岁),烟花的可视距离和烟灰洒落范围都有严格规定,并且晚上23点到早上7点禁止燃放,除非以下几个时间:新年(除夕夜)、中国农历新年及排灯节(印度迪瓦利节),可以燃放到凌晨1点;篝火之夜(11月5日,可以延长到午夜)。就烟花而言,中国和印度文化对英国影响可见一斑。所以大家在11月5日这一天可尽情地享受燃放烟花的乐趣,将工作与学习的疲惫与烦恼抛之脑外,而不用担心会受到法律的处分或遭遇别的麻烦。

再者,为了庆祝这一活动,小小剑桥要大动干戈。一般会有2-3万人观看。市政厅早早发布交通管制令,除了附近几条到的汽车管制以外,剑河的船也不能划了,连自行车也不能靠近。他们会制定几个停车地点,当然离燃放地还是有很远距离的,但他们可以将车泊下来后转乘公交过来。也号召观众捐款,1镑起码,多多益善。

为切身体会一下焰火节的欢乐气氛,我还是骑着自行车,冒着毛毛细雨,赶往燃放最近的地放。然后弃车走到附近,看到篝火堆上吊着一个人,原来是代表盖伊?福克斯的人偶,他每年都要象征性被焚一次。人们用干稻草或旧报纸塞进旧衣服和裤子里制作成代表盖伊?福克斯的假人,还会给他戴上帽子,画上胡子和各种惟妙惟肖的表情,然后扔入火中焚毁。大家围着篝火欢呼雀跃,燃放烟花。据说,过去小孩子还会带着家里制作的假人出门,向路人喊着“PennyfortheGuy”(给这个家伙/盖伊几便士吧),借机讨些烟火钱。

美国华纳兄弟公司还根据盖伊?福克斯的故事拍了一部电影,叫《V字仇杀队》(VforVendetta)。一个神秘人物带着微笑面具、披着斗篷,模仿当年盖伊?福克斯在11月5日炸毁代表当时暴政实体的国会大厦。

(电影海报,源自网络)

摘编自复旦大学出版社《哪座桥是剑桥?》,欢迎购买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潘卫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jt/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