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威尼斯,尼德兰,文艺复兴的“三大重镇”,群星璀璨,却又各成一派。其他地区虽然没有像这三个地方一样天才辈出,但艺术家们因各国的贸易与外交的往来,甚至战争的影响,得以了解,学习这些地方的艺术技巧与理念,并与本地艺术相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艺术风格。法国,瑞士以及西班牙三地的艺术家们深受尼德兰画家们的影响,并作出各自的创新尝试。

法国-让·富凯

JeanFouquet

-

法国画家让·富凯早年游历过罗马,并于年为教皇画过肖像。法国在经历了与英国的百年战争后满目疮痍,市民阶层已无力订购艺术品。只有皇室与教会继续保持着之前的艺术赞助。富凯被当时的法国皇帝查理七世任命为宫廷画家,以满足皇室的艺术需求。

《莫伦双联画》

MelunDiptych

曾游历过意大利的富凯自然对意大利风格深有体会,同时也受到了来自邻近的尼德兰艺术的影响,使其画作中同时体现了两种不同地域艺术风格的交融。《莫伦双联画》这是一幅查理七世的财政大臣E·谢瓦利埃的订购作品。双联画左翼是谢瓦利埃与其主保圣人圣司提反的“合影”。他们同时看向右翼的圣母子。这让我们想起了那副著名的《威尔顿双联画》。《威尔顿双联画》

谢瓦利埃与圣斯蒂安

EtienneChevalierwithSt.Stephen-

画中的两人神情严肃,财政大臣谢瓦利埃神情严肃,双手合十,虔敬地望向圣母子。他的主保圣人司提反一手搭着谢瓦利埃的肩膀,一手托着书籍,书籍上放着导致其殉教的石头。艺术家往往会用一些“符号”以指明圣徒的身份。有的与其职业相关,也有很多是导致圣徒殉教的器物,比如圣巴蒂斯安被乱箭射死,圣司提反是被石头砸死的,因此画家以石头作为其身份的象征。向外延伸的墙体与地面呈现出空间感,两人背后的半露柱与大理石板纹似乎是意大利的室内风格。脸部与衣饰的明暗光线让我们想到了马萨乔与弗朗切斯卡,对两人的衣物质地以及圣司提反石头的精细描绘则明显受到了尼德兰画派的影响。而右翼的圣母子画像则与我们常见的意大利画家们的手法完全不同,更像一幅“现代作品”。《莫伦双联画》-右翼《圣母子》与传统神圣,温柔,优雅的圣母不同,让富凯的圣母半露的乳房,束腰的服饰凸显身材,使其整体萦绕着某种情欲感。据说圣母的原型是查理七世的情妇,阿涅斯索雷尔,这便不难理解圣母情欲感的缘由。而背后围绕着饱和度极高的红蓝两色的天使,没有丝毫的神圣感,却如同一座现代艺术的群像,极具先锋性,如果单看这幅画,我会觉得它不属于文艺复兴艺术的美术馆,而更适合现代艺术馆。圣母与圣子形成了稳定的三角构图,这也是让富凯的特点之一,他的作品冷静,理性,稳重,追求几何感,与下面要介绍的西班牙艺术家的风格形成鲜明反差。

巴托洛梅·贝尔梅霍

BartolomeBermejo

-

《圣母哀子》pieta贸易往来与政治联姻让尼德兰与西班牙之间产生了频繁的交流。这幅《圣母哀子》是巴塞罗那大教堂的订购作品。我们看到过很多副以哀悼基督为主题的画作,画面中总是包含圣母与使徒在内的大量的哀悼人群,基本以群像为主。乔托,哀悼基督-TheMourningofChrist-而贝尔梅霍的《圣母哀子》画中只保留了作为主体的圣母与刚被放下十字架的耶稣基督,以及右边的圣杰罗姆(狮子是其象征)和左边的大教堂执事。作品仅以背景中的大型十字架完成叙事,所有的视线焦点都集中在圣母那悲伤的面容中,使得两边的圣徒与执事似乎都略显多余。对背后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人物服装的精细刻画是尼德兰的艺术风格,但贝尔梅霍将人物的情感彻底通过画作释放,与让富凯的冷静截然不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从拜占庭中期艺术到乔托的那种饱含情感的艺术作品。对圣子的哀悼与悲恸感通过作品传递给每一位观者,以此激发教徒们的虔敬之心。

康拉德·维茨

KonradWitz

-

尼德兰艺术的自然主义风格对欧洲中部地区的影响可以从瑞士画家康拉德·维茨的作品中得以蠡测。《捕鱼奇迹》这幅名为《捕鱼奇迹》的作品,讲述的是耶稣复活后来到海边召唤彼得跟从他穿越加利利海的故事。维茨将故事的背景完全换成了瑞士的日内瓦湖。画家真实还原了瑞士的真实景观,我们现在甚至仍能根据画面找到相应的景色。身着亮眼红袍的基督作为画面的焦点静穆地“站”在湖中,在描画圣彼得时画家使用了异时同幅的形式,圣彼得先在船上回眸望见耶稣,又慌忙跳入河中向耶稣游去。远处的塞维利山脉在空气透视的背景下轮廓分明,山野,田园的细节也被精细描绘,行驶的船只所激起的涟漪以及湖中渔夫们的倒影无一不被准确地“捕捉”。画面中平凡山野渔夫的朴实形象也许让当时看到画作的人们仿佛在画中见到自己,仿佛自己就是在那条小船上,见证奇迹的渔者。法国,西班牙,瑞士的画家们在十五世纪都多少受到了尼德兰艺术的影响,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理念,形成了一股新的多元国际风格。参考文献:《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詹森艺术史》H·W·Janson图片来源:网络有画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jt/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