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五沙瓦利巴猎人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52.html 无知林中潜藏着一头鹿, 此鹿名叫疏离; 拉满方便智慧的大弓, 射出究竟真理的一箭, 鹿倒地身亡,是的,念头消亡! 鹿肉即成不二飨宴, 具净喜之风味, 而圆满了殊胜妙身之果。 传奇正文 在崎岖不平的真言山(MantraMountain)上有毘克惹玛峰(VikramaPeak),山坡上住着一位猎人,名叫沙瓦利巴(Savaripa)。沙瓦利巴的业力很重,必须靠杀生来维持生活,而杀生吃肉又造成他来世再投生为猎人。为了生存而杀生,生存下来又继续杀生。大悲观自在菩萨看到他的困境,心生怜悯,为了使他脱离这种轮转恶业,就化现成一位他那样的猎人。菩萨化现的猎人在路上和他相遇。 “你是谁?”猎人满腹狐疑地问。 “我是猎人,和你一样。”菩萨答道。 “你从哪里来?”沙瓦利巴再问。 “喔!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菩萨回答。 沙瓦利巴对自己的射箭技巧十分自豪,于是就问:“你一箭能射死几头鹿?” “大概三百头左右吧!”菩萨答道。 沙瓦利巴不太相信,鄙夷地说:“我倒很想见识见识。” 于是次日菩萨就带沙瓦利巴到了一处宽广的平原,那里有菩萨变化出来的五百头鹿。猎人嘲弄地说:“鹿在这儿,现在你能射多少头啊?” “五百头全都射中。” 沙瓦利巴有些不知所措,说:“不如先射一百头开始?” 于是菩萨只用一箭就射死了一百头鹿,然后要求猎人帮他扛一头鹿回家。沙瓦利巴发现自己居然连一头也扛不动,他的我慢瞬间瓦解了。 回到家后,沙瓦利巴请求菩萨教他要怎么射箭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观音菩萨答应教他,但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肉。于是猎人夫妇放弃长久以来的杀生习惯,开始素食。菩萨离开一星期后回来,看到夫妇依照吩咐而做,就进一步教导沙瓦利巴除了戒绝吃肉,还要对一切众生起慈悲心。随着菩萨善巧的诱导,沙瓦利巴毫不犹豫就答应。 一个月后,菩萨又来到沙瓦利巴的家,受到极热忱的款待。观音菩萨先为夫妇二人画一个坛城,然后将花洒在坛城上,请这两人过来看。 他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两人见到了一个神奇的业力循环,看到自己身在八大地狱中惨遭烧灼之苦,恐惧之下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菩萨不断地问:“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沙瓦利巴终于大叫道:“看到我们在地狱里被烧!” 菩萨又问:“怕不怕呢?” 沙瓦利巴小声说:“怕!” “想不想避免呢?” “当然想!” “那你们是否能够按照我说的来做呢?” 两人决心要依照菩萨的教导来做。 于是菩萨开始说明佛法的基本教理:“杀生到最后必然会使自己投生到地狱道,杀生现世的后果就是导致更多的杀生,罪恶就像滚雪球一样地急速增加。你杀了别人的生命,自己的生命就很容易因此缩短。杀生也使你在社会上名誉扫地。反过来说,只要能放弃杀生造业,就终能觉悟。当你断绝了杀生的习惯,不再有杀生的意图时,就累积无量的功德,也增加了长寿的可能性。最后,名声也会变好,并赢得人们的敬重。” 观音菩萨以这样的方式教授业报因果,十善十恶,让他们明白恶行必然导致的惩罚,而善行带来的利益。沙瓦利巴领悟到轮回本质为苦,对过去的生活方式感到懊悔和厌恶,对于诸佛法教生起不可退转的信心。观音菩萨传给他专修的仪轨,嘱咐他到当提山(DantiMountain)去修禅定。连续十二年,沙瓦利巴住于无念之境,禅观无方所、无造作的无上悲心,证得大手印成就。 一天,他从无上大悲三昧中下座,寻找上师观音菩萨。找到上师后,上师盛赞他的成就,并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喔!善男子!你的无上涅槃和那些只求根除自己烦恼的涅槃不同。那种涅槃,最终就像是牧羊人扑灭草地上的火一样。你必须为了众生而留在轮回,以解脱无量有情。” 沙瓦利巴回到故乡,他有三个名号:沙瓦利巴(萨瓦惹族的人)、马吉勾千(Mapjigochen,以孔雀羽毛装饰之人)以及瑞卓恭波(RitroGompo,山林兰若的守护者)。他以歌、舞、声音等象征教导有缘之人。他会住世直到弥勒佛出世传法。 仪轨部分 金刚乘并未扬弃小乘和大乘的教法。在无量方便道上,配合个别众生根器的任一方法都可以用来成就无别的大手印之果。小乘简明直接的业果教法,正适合单纯的村野猎人来修。十善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在沙瓦利巴所得的教法里,提到了四种业报的型式:行为的异熟果,业习的增强、现世相应的果报以及社会的评价。关于业果还有其它的说明,但本书中不加以细述。 观音菩萨所教导的法门能生起无念的大悲定境,这是无二续的教法,能得证大涅槃,有别于小乘的灭尽定涅槃。沙瓦利巴证此无上涅槃之后,接下来的修行就是效法千手观音菩萨刹那救度无量众生的菩萨行,并发誓众生未尽就不入涅槃。这是纯净的菩萨行愿,在清净密续中非常强调这一点。 甘丹彭措林寺八十四大成就者系列壁画:萨惹哈(左)与沙瓦力巴(右) 历史部分 “沙瓦利巴”一词是指萨巴惹成就者。萨巴惹(Sabara)是野蛮、原始的狩猎与捡集的部落,住在文德雅山陵(VindhyaHills)地带,也有部份是住在德康(Deccan)。因此就有了「沙瓦利巴:猎人」的称呼。对于东印度的成就者而言,萨巴惹族是耳熟能详的部落。因此很有理由推测,真言山(Manda)和毘克惹玛峰是位于东文德雅山区,此山一直延伸到印度南部的恒河平原为止。 布顿认为真言-毘克惹玛(MantraVikrama)是manavikrama,即“心之修复”一词的误写,但沙瓦力巴的出生地依然应该是在东部的文德雅山陵。 萨巴惹族是众人不愿接触的种姓,社会地位比东比族(Dombi)和康达拉族(Candala)还要低。最古老的敬神方式可在文德雅森林的野蛮萨巴惹族身上看到。他们的宗教方式就是以人肉祭康笛卡神(Candika),而该族的首领肩膀上都是刀疤,这些疤的产生,就是用利刀刦肉流血,以血祭神的结果。萨巴惹族也是孟加拉的葬仪业者,但这可能是比较后期的事。 萨巴惹的女子是密乘行者最为追求的明妃,她们受欢迎的程度和东比族与康达拉族的女子一样。事实上,在成就者的金刚歌里,萨巴惹女子相当于是密续瑜伽母的同义词。萨惹哈曾唱过一首动人心弦的情歌,就是以萨巴惹男女恋人的感情来影射密续妙理: 那位萨巴惹的女郎坐在高岗上, 头上戴着孔雀翎毛, 颈上绕着大麻花环, 她亲爱的萨巴惹恋人, 疯了,因深深爱恋她而醉倒。 并不应把萨巴惹等同于沙瓦利巴。住在丛林的萨巴惹族以孔雀毛作为族章,大麻(marijunana)对他们有特殊的意义。萨巴惹族令人联想到的就是一个瑜伽士疯狂迷恋着与他的萨巴惹明妃双运,他沉醉于吸食大麻,身涂灰烬,用颅器装酒。对萨惹哈而言,这个形象暗喻着佛教密续的修行法。 本文中提到的观音菩萨当视为萨惹哈的示现。萨惹哈(第6篇)是沙瓦利巴主要的胜乐金刚教法上师,而沙瓦利巴也被人称小萨惹哈。但另一个胜乐金刚传承是:萨惹哈、龙树(第16篇),沙瓦利巴、鲁易巴(第1篇)。鲁易巴是沙瓦利巴的主要弟子。本书中的优吉巴(Jogipa,第53篇)、萨瓦巴克萨(Sarvabhaksa,第75篇)和巴札巴(Bhadrapa,第24篇)都是他的弟子。第74篇的萨卡惹(Sakara)则是第二位沙瓦利巴的弟子,第二位沙瓦利巴是那洛巴同时期的人物,也是梅杰巴的上师。 对第二位沙瓦利巴的记载更纷杂零乱,简单来说,可以想象他是萨巴惹族的瑜伽士后裔。威月*,甚至十五世纪的贝纳季仁钦班智达**都受教于“沙瓦利巴”。两位沙瓦利巴在藏地都被称为沙瓦利自在(SavariDBangphyung,Savaresvara)。 本图文转载自网络, 如有文章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更正。 愿将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悉皆回向此文的作者以及所有读者。 愿传承之光流布寰宇 愿如母有情悉皆解脱 愿佛法永远住于世间 愿与有缘者皆得利益 愿六道轮回究竟空尽 没有一种布施 大过于帮助临终者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jt/5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卡罗维瓦利捷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