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欧洲大掠夺
两个信条指引着德国的欧元区一体化思维:责任和控制必须协调(因此没有共同司法管辖权就没有风险共同化);以及在欧元区成员间开始风险共同化之前必须先解决遗留风险。年以来,这两个条件左右着整个如何巩固欧元的讨论,也是成立欧洲银行联盟迟迟得不到进展的主要原因。德国领导人说,德国早已准备好接受共同未来,但有一个条件:欧洲必须干干净净地开始。 乍一看,这一要求相当合理。但要理解其全部影响,可以将同样的逻辑应用到另一个政策领域:安全与防务。 如果法国将德国的欧元区一体化方针应用于防务承诺共同化,情况会怎么样?如果法国坚持,作为进一步安全合作的绝对先决条件,德国必须立即提高防务预算,还要补足此前几十年所累积的防务支出拖欠,情况会怎么样? 德国并非一直在搭乘其他国家防务支出的顺风车。西德是北约的冷战负担共担体系的可靠成员,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国防军也是一支过硬的力量。无论好坏,它坚持了子帝国时代以来的德军传统。为国服务是一项义务。防务支出占GDP的3%。 年,柏林墙倒塌。德国报复性地获得了和平红利。削减武装力量和拒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写入了重新统一条约。但去军事化也反映了社会变化。联邦共和国的一些政治文化发生了改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则了文职工作而非参军。年,征兵制度被取消。作为一个实际问题,这一决定也许应该来得更早一些。今天表现最好的军队是职业化军队,而非义务兵。但在德国,国防军自冷战模式结束之后再无积极形象。士气和职能表现随着支出的下降而下降。 在一次又一次的北约会议后,德国应该把2%的GDP用于防务。这从未实现过。防务支出下滑到GDP的1%,其中大部分被用于军饷和退休金。最新北约数据表明,年德国在防务设备和研发方面的支出只有GDP的0.17%,而法国为0.42%,英国为0.47%。 德国军事投资的不足导致其防务实力与欧洲其他国家出现巨大差距。德国只有一小部分武器和军用车辆可以正常使用。在欧洲东境,德国国防军单位应该为明年的巴尔干地区提供5,多人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提供基地,但在划拨给该单位的44辆坦克中只有九辆可用。该单位还缺少对军事任务不可或缺的装备,如帐篷、冬衣、夜视仪、防弹衣等。 德国左翼反对使用硬实力,对他们来说,不必对缺少资源唉声叹气。但德国国防军被掏空还让德国无法行使软实力。年,为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利比里亚提供援助的德国人道主义团队被困在了加那利群岛(CanaryIslands)。德国海军的大型补给舰——可以在拯救地中海难民的行动中派上大用场——因为缺少备用部件,而18个月无法执行任务。 如果德国国防军的枪点不着火,护卫舰下不了水,物流能力为零,法国纳税人得承担多大的责任?年复一年,同意了防务成本共同化的法国为德国提供了多少实施改革的激励? 如果法国应用简单支出规则,就会发现,自年以来,他们累计比德国多花了相当于GDP的30%的防务支出。如果德国最感兴趣的是法国的核威慑,同期总成本大约相当于GDP的4.5—5%。 因此遗留问题颇为可观。此外,出于德国根深蒂固的后军队时代的习惯,退步可期。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德国预算了解多少?在这份预算中,防务支出略有增加,但不足以满足北约的目标,更不用说填补过去的赤字了。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新联合政府也许看上去不像是可靠的安全伙伴,但这是否意味着法国不应该让步,直到德国较好地解决其遗留防务债务,才考虑防务投资和欧洲防务共同化? 欧洲急切地需要制定二十一世纪安全战略,这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的美国不可靠,也是紧迫的人道主义要求。欧洲必须发展出一套共同文化,构建民主治理以决定其防务力量的部署。这需要所有各方都作出深刻的文化和政治调整。德国搭便车的习惯以及法国的后殖民地时代好斗倾向都必须商榷。 这些问题是构建一个由能够实现共同军力的民主制度和决策过程为基础的欧洲主权的核心问题。但欧洲不能从某种想象中的白板开始,而必须从历史现实开始。法国就安全政策合作所要求对价物应该是德国在经济政策上承认同样的现实。 在这方面,也必须接受既成事实。起始地位有差异,激励结构也不完美。但欧洲必须团结一致向前推进,否则就有可能陷入分裂。 作者亚当?图泽是哥伦比亚历史学教授;沙欣?瓦利是法国经济部前经济顾问、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经济学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inzhangz.com/wljt/1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东欧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
- 下一篇文章: 经济战第二篇隋唐时期的阿拉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