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宣教
天津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53.html 一、概述 急性脊髓炎为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常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发病。 二、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1.病前1~2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 2.急性发病,双下肢麻木、无力为首发症状 3.临床上为感觉平面不断上移,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甚至延髓支配肌群。 4.典型表现为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严重者多见脊髓休克,即瘫痪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多汗或少汗,皮肤营养障碍等,上升性脊髓炎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肌麻痹,休克期一般为2~4周。 三、治疗 治疗原则:减轻症状,防治并发症;加强功能训练,促进康复。 1、药物治疗:急性期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疗程7~10天。 2、康复治疗:早期宜进行被动活动、按摩、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部分肌力恢复时,应鼓励主动活动。 四、日常护理 1.病情监测:评估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平面是否上升;观察是否存在呼吸费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注意有无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床单元平整干净,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定时翻身,肢体注意保暖,禁用热水袋,防烫伤。 3.评估排尿情况 1)急性脊髓炎早期脊髓休克,常出现尿潴留(无张力性神经元性膀胱);进入恢复期后感觉障碍平面逐渐下降,膀胱容量开始缩小,尿液充盈到~ml时即自动排尿(反射性神经元性膀胱);应及时观察排尿的方式、次数与量,了解膀胱是否膨隆,区分是尿潴留还是充溢性尿失禁。对于排尿困难者可给予膀胱区按摩、热敷或行针灸、空位封闭等治疗,促使膀胱肌收缩必要时行体外接尿或留置导尿管。 2)需留置导尿管者,应每天擦洗会阴,保持外阴和尿道口的清洁,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引流接头处不可多次反复打开,引流袋不可高于膀胱平面,以免尿道倒流,引起逆行感染。起床活动时应用别针将尿袋固定在低于膀胱平面的裤子上。注意锻炼膀胱功能:每四小时放尿一次,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防止膀胱挛缩。 4.预防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5.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并辅以理疗、针灸、按摩等,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 五、饮食指导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供给足够的热量与水分,多吃蔬菜、水果,以刺激肠蠕动,减轻便秘和肠胀气。 2.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多食高钾、低钠食物,如鲜玉米、桃子等,同时注意含钙食物的摄取和补充维生素D,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六、康复指导 1.急性期卧床休息,肢体保持功能位,早期,进行每天按摩,防 止肌肉萎缩;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防止关节强直。当部分肌力恢复时,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充分利用已恢复的肌力,以上带下,以强带弱,促进肌力的恢复。 2.恢复期,鼓励患者渐进性活动,如床沿摆腿,辅助下床活动等。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肌力恢复和身体的康复。锻炼时注意对患者加以保护,以防跌倒。 3.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受凉、外伤等诱发因素。 4.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食物,以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jd/9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
- 下一篇文章: 急性脊髓炎并发症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