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77.html 中国最大的南传佛寺——勐泐大佛寺,勐泐大佛寺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南莲山上,占地面积亩,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其规划轮廓与原自然地貌巧合,呈坐佛形,是国内绝无仅有的。 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节日傣王就亲临寺院,举行大型法会,以纪念爱妃同时弘扬佛法。据史料记载:“景飘佛寺”始建于明代,是南传佛教象征十二版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版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该建筑在佛历年(即公元年,清咸丰年间)战争中被毁,距今已有年。 佛寺于年开始重建,于同年3月9日举行了大型的土地开光仪式,于年5月9日举行了盛大的大殿奠基开光仪式,在大殿施工时,挖掘出大量的银币、银盒、佛教法事用品等。佛寺于年11月3日一期工程竣工,竣工之时,邀请了海内外位高僧为佛寺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大典,州内外参加开光大典的各民族佛教信众达65万人之多。 南传佛教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有着极深厚的影响。傣族数百部长篇叙事诗都是在佛教传入后出现的。傣文的大藏经,号称八万四千部,大部分刻写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傣族男孩到了8-10岁都要入寺去过僧侣生活,他们在那里学经识字,一般在1-5年还俗回家。每逢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重要节日,傣家人都要到佛寺里赕佛。在西双版纳,佛寺遍布村寨,几乎是一村一寺或二村一寺,其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如今,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中仍有座佛寺、座佛塔。而勐泐大佛寺是所有佛寺中最大的,地位也是是至高无上的,是傣家人心目中的圣地。佛寺住持由中国南传佛教首座大佛爷祜巴龙庄勐担任。 一、大门口片区 1、三宝广场 所谓三宝,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合称。按照傣族的信仰,走进三宝广场,就要有虔诚之心,积聚善德,以心皈依,就能得到三宝的加持,也就是庇护。 2、鸡蛋花和大王棕。 在广场的两侧种植着两排鸡蛋花和大王棕。 鸡蛋花:“鸡蛋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代表着温馨,清净,通常被种在佛寺周围。 大王棕是佛教的圣树,也称功德树,象征雄伟挺拔,最高达一百多尺。在傣族经文里,常用大王棕来比喻人物的高大和物体的粗壮。如:“此人身高如大王棕”、“此人的轻功了得,一跃就能飞上几倍大王棕的高空”、“他的力气大如象,他挥舞的铁棒有大王棕那样粗”等等。 3、寺门 勐泐是傣语,即傣王国,全部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傣王国大佛寺。傣语读为“WADLUANGMEUNGLEU”。 中间的正门是佛寺的入口,叫做“弘法门”,意为弘扬佛法,传承教义。 左侧小门是是佛寺的出口,叫做“佛缘门”,希望各位信众都能与佛结缘,悟道而归。 右侧小门为“清净门”,只有在佛寺举行大型法事活动时,参加的高僧大德才能从这个门进出。 寺门两边所立的神,叫做金刚二神,是两个金刚夜叉,也叫夜叉神、金刚力士。其本名叫密迹金刚,是法意王子的化身。是手执金刚杵护帝释天宫门之夜叉神。每当遇佛出世,即降于阎浮提,卫护世尊,防守道场,守护诸天。 二、太子广场片区 4、九龙浴佛 进入佛寺,首先看到是太子广场,太子也就是乔达摩·悉达多太子——没有出家之前的佛祖释迦牟尼。 广场上石雕的轮廓是一片菩提叶的形状,“菩提树”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成佛智慧树,傣家人奉它为圣树。 石雕的名称叫“九龙浴佛”,描述的是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生的故事。传说在两千六百多年前,中印度恒河支流罗泊提河岸的迦毗罗卫国国王首图驼那净饭王,和夫人摩诃摩耶王后婚后多年不曾生育,直到摩诃摩耶王后四十五岁的时候,有一夜,她梦见一个人骑着六牙白象扑向自己的怀里,并从右肋进入腹中。不久就传出王后怀孕的消息。王后怀孕期满,按照当地习俗,生头子要回娘家分娩,于是,净饭王派了一千名侍卫,护送夫人。途经迦毗罗城外的蓝毗园时,夫人一时兴起,带着宫女们入园游玩。走到无忧树下,伸手想摘树上的花蕊,惊动了胎气,太子便由右肋间降生下来。 太子生下就能站立,不扶而行,东南西北,周行七步。所行之处,地涌金莲,捧拥双足,天上乐声,不奏自鸣;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顾四方,发狮子吼声:“天上地下,唯吾独尊。”此时,大地震动,花雨纷纷;宇宙光明,胜过日月。九龙自空而来,口喷清泉为太子沐浴。 5、浴佛的含义 浴佛的真正意义,不但是洗净佛像的污秽,而且可以洗净我们内心的污秽,愿我们的身心,也能像佛身一样清净。椐傣文贝叶经《佛祖巡游记》说,浴佛的水是吉祥的水,圣洁的水,可以洗去人们的眼障和毒疮,能洗去人们身上的病痛和晦气。 浴佛程序: 1)在广场右侧的指定处领取银钵和菩提叶; 2)从池子取水后用双手举到胸前,依次序排好队; 3)随引导员从右起绕太子像一圈,边绕边用菩提叶蘸银钵里的水洒向太子像,给太子沐浴; 4)面对太子像双手将银钵到额头,鞠躬许愿;然后银钵里剩余的水给自己洗浴; 5)到指定处还回银钵(指定处可礼请菩提叶车挂,以求的智慧、平安),浴佛活动结束。 6、孔雀与佛教的渊源 在太子雕像背后左右两侧的绿化图案是孔雀。傣族以孔雀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涅槃本生经说:“有一些生灵,他们不是因为有父母而得生长,比如孔雀听到雷震动的声音而得其身。”太子是天神降临而非父母所造之身,如同孔雀听到雷声而得其身一样,故而把孔雀放在太子身后两侧。 7、太子雕像背后莲花(绿化带)的意义,五树六花分别有何含义。 看太子像后面的绿化带,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是佛教的“五树六花”之一。 “五树”即菩提树、榕树也称大青树、铁力木、贝叶树、槟榔树; “菩提树”原名毕钵罗树,因佛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悟道成佛,觉悟一切,故此树得名为菩提树。菩提的意思是觉悟、智慧树。 “大青树”也是前二十八佛觉悟的智慧树之一,同时也是傣族原始宗教所崇拜的神树,建寨必须种大青树,这是傣族千百年的传统。 “铁力木”傣语称“埋摩纳”。是神龙献给佛祖的药果树,也是前二十八佛的觉悟树之一。 “贝叶树”的叶子刻写出来的经文被称为贝叶经。 “槟榔树”是药树,槟榔是供佛不可缺少的物品;通常在寺院的围墙边,都可以见到槟榔树。 “六花”即,鸡蛋花、莲花、文殊兰,缅桂花、地涌金莲、黄姜花。 “鸡蛋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代表着温馨,清净,通常被种在佛寺周围,给人以洁净的感受。 “莲花”也叫荷花,因释迦牟尼佛是在金刚莲花座上修成正果的,佛教信徒见到莲花如同见到佛祖悟道成佛时所坐的金刚宝莲座。 “地涌金莲”也称“千瓣莲花”,传说太子出世时,大地涌现的就是这种莲花,故而得名,并被视为是神圣、神奇之花。 “黄姜花、缅桂花”有一种特殊的馨香,是民间喜爱的花,常常被作为女性头上的饰物。 “文殊兰”是供奉之花,代表虔诚。 三、弘法广场片区 8、从大殿门口到太子雕像分别有一头龙、三头龙、五头龙、七头龙、九龙,有何意义。 九龙的含义为:九龙在天,沐浴太子。 七头龙的含义:传说释迦牟尼佛祖在巡游传教时,每次遇到大雨,龙王就会变化出七个龙头飞到天空,为佛祖遮风挡雨,让佛祖顺利地讲经说法。 五头龙:释迦牟尼的佛法要传承五千年。 三头龙:三宝,即:佛、法、僧三宝。佛是觉知的意思,法是法轨的意思,僧是和合的意思。 一头龙曾经在佛祖讲经时为佛祖护法,被佛祖点化,后来无论佛祖在那里讲经,它都要来守护在门外。 四大天王:在楼梯上面的正中央站立着的是四大天王中的南方增长天王和西方广目天王。 佛教把整个宇宙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欲望的所有芸芸众生、包括人类都生活于欲界之中。而欲界中有六层天,称之为“六欲天”。四大天王就居住在六欲天的第一层天,名为“四天王天”的犍陀罗山。这犍陀罗山有四个山峰,分别由四大天王把守着,东为持国天王、南为增长天王、西为广目天王、北为多闻天王。四天王和他们的军队、部属、近侍、随从、信众们一起住在有七重宝城栏盾、七重罗网、七重诸宝铃,还有无数众鸟相和而鸣的宫殿中,他们在这里承担着维护佛教道场安宁的责任。 南方增长天王,掌青峰宝剑一口,宝剑“锋”从磨励出,职风;东方持国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欲弹琵琶先“调”弦,职调;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握银鼠,右手举混天珠伞,有“雨”才会撑伞,职雨;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金丹,右手掌龙蛇,龙蛇有“顺”鳞,职顺。四大天王象征着芸芸众生所祈盼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9、弘法广场的由来和作用。 弘法广场,顾名思义就是弘扬佛法的场所。广场两侧供奉的是二十八代佛——佛祖释迦牟尼和他之前的二十七代佛,释迦牟尼佛是第二十八代佛。 供拜二十八代佛的方式是用金箔给佛像贴金,给佛像贴金就等于给自己贴金。所貼之处都有不同的讲究:若是求财运,就把金箔贴在佛祖的手上;求健康的,就贴在佛祖的肩上;求婚姻的,贴在胸和心脏部位;若是身上哪裡不舒服,就把金箔贴在佛祖身上对应的部位。 10、四面佛的基本介绍,包括为何有四面,每面所对方向的意义与佛有何关联。 四面佛称“善慧地菩萨”,傣语称“捧夕那”即“四面梵天王”,是护佑天地之神,有无边的法力神通。佛教将其称作第三禅大梵天王,佛祖命其主宰二千世界(即中千世界),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面,是为了观察整个宇宙和人间善恶,掌握人间富贵荣华而生。 四面佛梵天王公正不阿,具有慈、悲、喜、舍之四梵心,八只手所执之物都有其深长意义:一手拿着代表法力的令旗;一手拿着代表智慧的佛经;一手拿着代表赐福众生的法螺;一手拿着代表消灾除魔的明轮;一手拿着代表权力的令牌;一手拿着有求必应的水壶;一手拿着代表生死轮回的念珠;一手拿着代表庇佑的胸手印。无论世人祈求什么,都能得到满意的效应。 11、草坪中“佛”字周围的傣文发音。 在四面佛后面的花坛中,有两个图案。 其中一个是“佛”字,在“佛”字周围的的文字是傣文,发音为“布陀buttuo(即佛陀)” 12、草坪中法轮的含义 另外一个图案是法轮。法轮是对于佛法的喻称。以轮比喻佛法,有三种含义:一、催破之义,因佛法能摧破众生的罪恶,犹如转轮圣王的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称为法轮。二、辗转之义,因佛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辗转不停,故称法轮。三、圆满之义,因佛所说的教法圆满无缺,故以轮的圆满来比喻,而称法轮。 13、大殿左边聚财罗汉和右边消灾罗汉在佛教中的位置和其职能简要介绍。 正前方是佛寺的大殿,叫做“景飘大殿”,左边是消灾罗汉,边是聚财罗汉。 消灾罗汉的本名叫做“邬波鞠多”,人们称他为消灾罗汉,也称为无相佛。消灾罗汉的重要功果,就是为众生诵念经咒,消除灾祸,成就八万种吉祥事,除灭八万种不吉祥事,使之到达涅槃的境界。 聚财罗汉的本名叫做“西瓦利”,西瓦利罗汉是一尊十分特殊的罗汉,投胎娘肚里七年七月七天才出世,长大后出家学佛,拜在舍利弗门下,剃度的时候,刚剃发三刀就立刻成了阿罗汉。自生许多财富,被称为聚财罗汉。佛教将它称为财神。从字眼上看,它与佛教的教义是有冲突的。然而,如果真正脱离了“财神”的资助,佛教也无法传承。教义上,佛教教导人们离苦得乐,财富或许能解决人们一些物质上的苦,但只有智慧才能引导人们真正脱离各种痛苦。聚财罗汉的根本含义是把智慧视为最高的财富。 14、大殿的名字和由来 大殿的名字叫“景飘大殿”,是以故名“哇景飘”而得。“哇景飘”,是西双版纳地区最早的佛寺之一,据傣文贝叶经《佛祖巡游记》载传,佛祖释迦牟尼巡游世界讲说佛法,来到景洪坝区的时候,整个坝区还是一片汪洋,只有五个沿山脚而居的寨子,景飘就是其中之一。佛祖率众弟子沿着路南山梁,来到景飘山腰,坐在一块大石头(即大殿后的神石)上,对着北方,面带微笑。弟子阿难不解地问:世尊为何微笑?佛祖答道:这里将会成为传播我答塔葛达佛法的圣地,也将成为一个繁华的地方,眼前这片汪洋将会得名叫“弄枫”。此时,景飘寨的百姓看到佛祖坐在山腰的石头上,纷纷拿着食品食物、鲜花香物等,上山来布施给佛祖,听佛祖讲经说法。佛祖离开后,人们就将佛祖坐的大石头奉为“神石”,并在神石前修建起一座精舍,取名叫“巴朗广飘”(景飘山精舍)供奉佛祖。后随着佛教的几起几落,进行多次复修改名叫“哇景飘”(景飘佛寺)。现在建成的景飘大殿,浓缩了西双版纳佛教建筑的精髓,它是目前同类大殿建筑之最。 景飘大殿以释迦牟尼佛祖出家、修行、成佛的日子为依据,长49米,宽29米,高35米。49、29、35的寓意是:释迦牟尼29岁出家,于35岁时,在菩提树下修行七七四十九天,悟道成佛。 此外,在大殿的修建过程中也发生过许多神奇的事情,当这座大殿的建筑方案确定下来,选定了奠基仪式的日子后,天上连续下起雨来,直到奠基仪式的头一天,这雨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怎么办?大家找到总佛寺主持祜巴龙庄勐,商议这雨不停怎么奠基。祜巴龙庄勐闭目沉思片刻,说:请诸位放心,佛祖回保佑的。当天晚上八点,大佛爷带领八十名僧人来到奠基现场,撑着雨伞开始颂经,九点的时候,雨停了,但天空还是灰蒙蒙的,颂经直至夜里十二点结束。第二天清早,虽然没下雨,但天空还是见不到一点亮光。早上九点,奠基仪式开始,这时,阳光突然穿破云层,仅仅照射着奠基仪式的现场,天空中出现了一道淡淡的彩虹。僧人们悄悄地说:佛光出现了,佛祖显灵了!十多分钟后,太阳又隐去了。到下午两点半左右,开始下雨,又连续下了好几天。 15、大殿 大殿里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坐佛像,高19米。 佛祖右面是舍利弗,左面是目犍连。 舍利弗,其意为鹙鹭子,因其母的眼睛像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也称身子,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着称。 目犍连,阿弥陀经作摩诃目犍连,简称目连。是佛十大弟子之一。称为“神通第一”者。 大殿里每天都有佛寺的高僧做法事活动,为大家诵平安经、为大家滴水赐福、为大家所请的法物开光、保佑大家所许的愿望能够实现。 大殿是整个佛寺的核心,是做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在进入大殿之前,建议您先在大香炉敬上三柱香,能够保佑实现您所有的愿望。 16、大殿门口雕像的名称及其简要介绍。 大殿门口两侧的雕像,是两尊守护佛法的神将,这两尊神是佛教里传说的金刚力士,俗称哼哈二将。他们的职责是,手执金刚杵守护寺院。 17、大殿法事活动内容 1、在坐垫上跪下,礼佛三拜;2、请平安线及法物、法器;3、盘腿坐下,静心1分钟;4、高僧为各位信众诵平安经;5、各位信众默念许愿;6、信众将所请平安线和法物放进金盘,用双手托起,高僧为信众诵经开光;7、信众起立—排序—接受高僧滴水赐福—信众求取圣水—活动结束, 18、方丈楼:这一幢小楼就是方丈楼,方丈原意为禅林正寝,住持的住所,因住持住在里面,所以将住持称为方丈。南传佛教的方丈楼也和北传方丈楼一样,是专门为住持居住而建。我们大佛寺的主持就是中国南传佛教首座大佛爷——祜巴龙庄勐。 19、神石的来历及典故 关于神石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绿色的原始森林,森林边沿的半坡上有一个村寨,名叫景飘寨。一天夜里,人们沉浸在睡梦里的时候,突然天空雷电交加,大地也剧烈地震动起来。梦中惊醒的人们,感到大地要翻过来了。孩子们在哭,大人们在叫,老人们不断地在屋里撒米,祈祷着“神灵保佑”。震动持续了半个多时辰,终于慢慢消逝,大地恢复了平静。人们都不敢睡觉了。等到天亮,意外地发现村寨背后的山上,立着一块大石头,都感到十分惊奇。山上没有被石头滚压过的痕迹,这个巨石到底是怎么来的?难道昨晚那场地震,就是这块巨石造成的?它来到这里到底是吉还是凶?整个村寨都在议论纷纷,就连附近村寨的人们也闻讯赶来观看。“这一定是神仙赐给的镇山神石,我们应该祭拜。”从这以后,人们就以传统的习俗进行祭拜。 这块巨石出现不久,佛祖前来巡游传经,就坐在这块巨石上面休息,人们带着鲜花、水果、食物,前来供奉,听佛祖讲经说法。佛祖坐在石头上,面对着眼前的汪洋,并留下预言。 佛祖走后,大家才明白,这块巨石的出现,是为了让佛祖来到此地时,能坐在上面休息。从那时起,人们就将它作为“神石”供奉起来,直到现在。 在挖掘神石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条金色小蛇和一条银色的小蛇从神石下游出,围着神石饶了三圈,然后从草丛中消失,施工人员至今记忆犹新。 说来也真神,自从这块神石出现后,这方的灾难少了,江水的泛滥也少了。而且,佛祖坐在神石上预言的曼弄枫,也真的应验了。 年10月17日,佛寺主持祜巴龙庄勐等九名高僧一起在神石举行了一个“置放舍利子”的法事活动,将六颗历代高僧涅槃后所形成的舍利子放置在神石上的塔身里,供信众朝拜。 敬拜神石,将祭贡的金箔贴在神石上,能够求得吉祥、智慧、和谐、平安。 20、长寿殿: 长寿殿:傣语为“呵阿腊含达”(长寿殿),供奉着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是Y v:[.\A_xF_K%TW榆林论坛 塞上风 陕北 大漠 陕西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八大阿罗汉不要涅槃,要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分居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十八罗汉/v%g;?`{5R2mF榆林 论坛 塞上风 陕北 大漠 陕西都是受佛祖嘱托永驻人间的长寿罗汉,虽然我们看不见他们,但他们无时不在我们的身边。无论你是什么阶层的人士,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官阶,在生活上,在工作中,只要你虔诚地相信他们就在你的身边,诚心地给他们供奉,他们就会为你播种福根。 21、大地女神:据贝叶经记载,大地女神是释迦牟尼所做善事的证明人。就在佛祖要悟道时,魔王召集所属全部魔将魔兵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如蜂如蚁杀向释迦牟尼。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佛祖身前皆纷纷散落。佛祖告诉魔王道:“我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圆满了六度万行。你来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吗?”魔王说道:“你集了无量功德,有何证据?”这时大地之母出现,把存在自己发梢上释迦牟尼积德行善后所滴的水一挤,流出来的水犹如洪水泛滥把魔兵魔将全部冲走。 22、星期殿: 星期殿是佛每日手势法相殿,里面供奉的是星期佛:傣语称“呵帕把瞻腕”,是“每日佛”的意思,主要展示佛祖一周的法相,就是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逐日法相。 23、戒堂 戒堂:星期殿侧面是戒堂,即授戒的坛场。傣语称“波苏”。戒堂是高僧议经、诵念戒律、商讨佛教事务、自恣羯磨忏悔赎罪的地方,只有级别达到中心佛寺的寺院才能设立。每月的十四、十五日,诵念戒律的日子来到的时候,限定区域内的佛爷们都要沐浴更衣,集中到戒堂里议经,自恣羯磨、忏悔赎罪、商议有关佛教事宜。 24、80罗汉托钵的含义及其相关的简介。 80罗汉托钵的含义:释迦牟尼佛住世,弘法49年,始终托钵化缘说法。80罗汉托钵化缘,并非专门为了果腹,更重要的是为了继承佛祖遗志,弘扬佛法。据传,佛祖涅槃前交代,为了不让佛法失传,不让阿罗汉们涅槃,要让他们长留人间,托钵化缘讲说佛法。因此,罗汉们便留在人间,代表佛、法、僧三宝,托钵化缘,代佛说法,为众生种福报。 25、四国殿简要介绍。 老挝殿:傣语称“勐佬”。14世纪中叶,由柬埔寨传入上座部佛教,被尊为国教,并确立了达磨育特和摩诃尼迦耶两派僧王制度。16~17世纪,曾一度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修建了许多寺塔,雕塑了佛像,创立巴利语佛教学校和实行僧侣考试制度。19世纪末沦为法国殖民地后,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寺塔被毁,经像被劫,僧侣惨遭杀戮。随着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佛教又出现复兴的气象,成立全国统一的佛教组织机构,整理出版了寮文巴利三藏典籍,并恢复以寺院为主的巴利语教学的教育中心制度。这座寺庙就是参照老挝的古佛寺建造的。 泰国殿:古称暹罗。傣语称“勐泰”。从那坤巴通发掘出的佛教文物和寺塔遗址判断,早在公元前,已有小乘佛教传入。以后,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又由印度传入南暹罗。11世纪,缅甸的阿努罗陀王朝崛起,其势力扩展到暹罗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阿努罗陀王笃信小乘佛教,并大力支持其发展传播。因此,小乘佛教又一度在暹罗,特别是北部地区流行。13世纪中叶,泰族在素可泰建立了独立的部族国家,势力逐步向南扩张,将南暹罗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并接受流行于这个地区的大乘佛教。同时,带有婆罗门教色彩的大乘佛教宗教仪式,也逐步为泰国小乘佛教信徒所接受。此前,锡兰曾于12世纪时举行佛教第七次结集,整顿僧团组织,严肃戒律,使上座部佛教在锡兰臻于隆盛。当时北暹罗地区的一些部族国家,都派遣比丘前往学习,并传入具足戒仪式。素可泰王朝建国初期,锡兰教派势力,已扩展到南暹罗地区,并在那坤室利塔玛罗陀建立锡兰派传教中心。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君主拉马康亨,曾迎奉锡兰僧团到都城弘扬教义,使锡兰教派得以流行,而大乘佛教却退居次要地位。此后,佛教在封建君主的护持下,逐渐形成僧王制度,佛教几成全民信仰,渗透到日常生活习俗之中。这座佛寺是根据泰国佛寺的特点建造的。 缅甸殿:傣语称“勐蛮”。佛教传入较早。佛教传入缅甸,是在印度阿育王时代。据《善见律毗婆沙》、《岛史》等经籍记载,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在华氏城结集后派出使团到各地弘法。在这些弘法使团中,高僧苏那迦和郁陀罗二位长老被派至金地传教。佛教对缅甸社会有着很大影响,它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支柱,而且是缅甸广大人民社会行为和生活习俗的准则。佛教僧侣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多方庇护,也受到广大人民的尊崇。佛教寺院拥有土地,僧侣享有司法权和免税权,垄断着缅甸的教育。缅甸的佛寺遍布全国,这座佛寺是根据缅甸大众拜佛寺的特点建造的。 斯里兰卡殿:傣语称“西里朗嘎”、“勐朗嘎”,南传上座部佛教国之一。相传公元前3世纪,为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等所传入。由于其经典都用巴利语传承,故近代又常称其为巴利语系佛教。 斯里兰卡的佛教经过几次改革,也曾分为几个教派,但在教法上没有什么区别,几派都能和谐相处,上座部佛即南传佛教,教最先就是从斯里兰卡传来的。佛教在斯里兰卡也经过了多次历史演变,有过几次大的起落,几乎衰亡。直到年,斯里兰卡独立后,政府把复兴佛教看作恢复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了具有世俗性质的各种佛教社团,创办佛教大学,佛教才得以重新发展。 26、钟楼、鼓楼、藏经楼 钟楼:是傣族传统山林教派的报时楼,曾在佛教传入初期出现过,傣语称“霍腊冈”。早期,僧侣们都住在山林的僧舍里,由于山林坡陡,精舍和钟楼不能建在一起,因此就将钟楼建在精舍旁边,每天都安排和尚轮流值日,要从事一些重要的佛事活动,就用钟声来向民间通报。因此,钟楼的功能主要用来通报僧侣早晚朝、诵念戒律等佛事活动的时间。 鼓楼:也是傣族传统山林教派的报时楼,专门修建的鼓楼,曾在佛教传入早期出现过,傣语称为“霍光”,即悬挂大鼓的楼阁。大鼓是用来通报时节的,一般都在每月的初七初、八夜,十四、十五,月圆、月黑的夜里敲击,用各种变化的鼓声向民间传递佛事信息。鼓楼一般修建在钟楼下方。 藏经楼:傣语称“宏坦”或“业坦”,其意思是经库,是保管和收藏经书的地方。藏经楼的功能,主要是收藏民间有价值的傣文贝叶经和棉纸经书,每年关门节里的赕坦期间,民间都会有许多各种内容的经书供奉给佛寺,再由有学问的僧侣比丘用三天时间诵读,然后挑选出有价值的经作,进行修整后刻写在贝叶书上,装订好收藏在楼中,择时进行传教。藏经楼多修建在佛寺侧面下方。 藏经阁最初建于傣历年,也就是清朝康熙四十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了。藏经阁在战争和“文革”中多次遭到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恢复重建的。 藏经阁是砖木结构,呈八角形,又叫八角亭。高有22米,由亭基、亭身、亭顶三部分组成。亭基直径有10米,高5米,为折角亚字形砖须弥座,镶嵌有彩色玻璃和圆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亭身外表有31个小面、32个角,很像31块绘有图案的木板拼制而成。亭顶是木架的八角顶,顶端是铝制的华盖,直径为1.7米,上立有圆木,圆木顶部立有一根铁竿,铁竿上逐层挑挂着银制花卉饰片,阳光照射,光彩夺目。 华盖边沿挂着风铃,在微风的吹拂下,叮噹作响,就像奏乐一般悦耳。 27、佛学院。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云南省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是西双版纳唯一一所从事佛学教学的场所,也是傣族、布朗族等青少年学习傣文化的基地,同时也是西双版纳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 28、放生池的意义及相关由来。 平时大家都听说过放生,放生有着深刻的含义,放生之时即与放生的众生结善缘,放生可解除我们在六道中的恩怨,放生可以可以得到很好的福报。大家可以阅读一下“放生公德偈”,体会其中的含义。 END 卓瑞导游服务有限公司经营项目: 1.代办保险及导游证件挂靠2.每年两次的免费培训(限挂靠小伙伴)3.公司组织的大咖培训以及分享会都可以最低价进入培训学习备注:暂时挂靠不过来的小伙伴,但想加入培训学习课程的,可识别上方 族 普洱茶与喜洲商帮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jd/8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壹陆零零天然气行业每周要闻
- 下一篇文章: 05鹌鹑护卫经大礼敬护卫经前诵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