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人锻炼思维生发智慧的生活方式。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此种行为的记载,但是未有固定称呼。直至印度词汇jana传入,汉语音译为“禅那”,后世便以“禅”字称谓此类行为

禅的三种境界

禅,强调内心的自证。它是有关自我的觉知,与世界无关,确切地说,是与他人眼中的世界无关。禅,就像庄子说的那样,是有关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的存在这样的认知。如果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人,“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所以,禅是沉默的。

禅和花

相生相近

相辅相成

插花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汉族文化,源于古代汉族人民对于花卉的疯狂热爱,他们爱花、种花、赏花、颂花、赠花、佩花等,艺术活动的形成将插花艺术广泛地普及开来,发展至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的享受。

中式插花对待每一片叶、每一花枝都是顺其自然之势,或直或曲、或仰或俯,巧妙组合,使之各得其所,彼此和谐共处,宛如生长在自然之中,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毫无刻意造作之气。即使修剪,也不显露人工痕迹,都是很好地将各种花材的自然美构成了人工装饰美,是大自然的浓缩与升华,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形肖自然”理论的典型体现。

禅意插花不同于西式插花的饱满丰富,讲究的是舒朗留白,所以当唯一的花枝斜逸横出,扭拧生资,禅意就在最简单的花材中酝酿。

花的自然形态能渲染禅意的空间氛围,禅的生命枯荣能捕捉自然的真实瞬间。只要遵循这些原则,就能营造禅意插花的慢调生活。

素雅的色泽是禅意插花的首选,浅淡温和的颜色极易营造“清”的氛围。浓烈娇嫩的花材可以作为点缀,打破一色的温吞,增添色泽变化感。

好马配好鞍,禅花配美器,禅意插花需要别致朴素的花器陪衬,即使较为鲜嫩的花材也能营造禅意。

禅意插花需在相应的空间里才更相得益彰,简单淡雅的布置,略带枯意的家具,更衬出禅意插花的韵味。

清风

松南天竹火棘菊

大雪压松枝,青松挺且直。

曲线优美且带有红色果实的两枝火棘作为使枝,南天竹和苍劲有力的松作为“天心”,配以洁白的菊花干净雅致。南天竹填充前段和后段使作品更加完整。

悠然

侧柏菊花南天竹火棘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大雪压松枝青松挺且直

侧柏扎成一把,配一枝南天竹作为心,高低错落,向左出一枝曲线优美的侧柏作为使枝,主花以一朵白菊花和几枝小菊花搭配,清新优雅,整个作品疏密有致、高低错落。

《夕阳》

黄菊海桐火棘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碗花,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练习已经不再生疏了。取一枝摇曳生姿的火棘枝作使枝,另一枝稍有曲度的火棘作客枝,海桐枝作“心”,两枝黄菊作花盟主,符合“虚实结合,高低俯仰、上散下聚、疏密错落”的原则,作品一气呵成。

《风姿】

竹叶南天竹菊花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竹子插碗花是最适合不过了。一是直,二是有风骨,文人雅士皆爱。用南天竹作为使枝,一丛竹叶为“心”,旁逸斜出一枝为客枝,配以黄、白两色菊花作花盟主,不仅是花与枝的绝佳搭配,更显示竹与菊的气节,也是碗花所要表现的理念。

《冬爱》

剑兰郁金香小叶女贞

寒冬北风呼呼吹,香飘散开吐春芳。坠入花丛暖意盎,爱到心底依旧笑。

此作品以富有动感线条的剑兰作为花心,灵动的小叶女贞作为使枝,配以给人带来温暖、充满爱意的郁金香,使人在寒冷的冬日,也能享受暖暖的爱。

《静定》

枯枝小叶女贞甘菊

紫铜色香炉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曲线优美的枝与安静的菊花交相呼应,动中有静,配以同色系的花器,更是相得益彰。

《向往》

桂花枝剑兰

葫芦瓶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洞中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桂花枝的稳重配以柔和粉色的剑兰,邂逅成浪漫遐想的向往。

《晴天》

剑兰、康乃馨、竹子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此作品以剑兰做心、剑兰的花和康乃馨抱团做主花,竹子做花使者,基盘以同色竹子做上下呼应,表达了冬日万物凋零下积极向上的一种力量。

《感遇》

桂花枝枯枝洋牡丹侧柏

木质笔筒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枯木与桂花枝的相遇拉出层次的变化,洋牡丹的刚劲柔美,营造出不同质感的线条,呈现刚柔并济的效果

《眺春》

朱蕉,桂花枝,菊花

【花器]圆水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总是春。

这幅作品色彩丰富,相互衬托,有期待,有遥望,好像在招唤春天的到来。

《千山集》

黄菊、桂花叶、枯枝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对冬日里的菊花颇多喜爱,大概也跟它高洁品质有关吧,文人书房里时常会看到。

《花无心》

白菊、石榴枝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高雅圣洁的白菊,不忍多看却又时刻偷视。如烛光照见自己,明心见性,引人深思。

《洋牡丹》

洋牡丹、石榴叶、枯木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含苞待放的洋牡丹远看有几分茶花的意蕴,配上枯木顿时有了禅意。茶室放置这样的小花再合适不过了。

《有余》

棕榈叶、金鱼草、枯枝

难得清幽态,韵含诗酒茶。

一心崇素洁,不用染繁华。

雕刻鱼鳞斑纹的青瓷瓶,淡泊幽雅。淡紫色的金鱼草好似游刃有余的鱼儿,闪动着全身的鳞片。有静有动,闲置雅室添增乐趣。

《曲》

菊花、散尾叶、枯枝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天然的树根有粗有细,有虚有实,别有意趣。

《唤西山》

黄菊、散尾叶、枯木

手捻清香笑。今古闲身少。

木耳青苔覆盖的枯木保有自然意趣,如山河,如丛林,不用多加修饰已是即好的诧寂美。

《向晚》

针菊、沙棘、枯木

小碗

渐秋空向晚,被风雨、趱重阳。

正木落疏林,海棠枝上,忽见红妆。

料应妒他兰菊,任年年、独甚占秋光。

披上金辉的针菊置于散发着泥土芬芳色彩的小碗中,古朴雅致。一枝沙棘寥寥红果,告别了深秋。

《有感》

桃树枝、黄菊、侧柏、竹叶

枯木逢春犹在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冬藏秋酝,枯木黄菊。感慨枯木虽遭寒冬叶落尽,但总会逢春再发,而人如花开花谢,少年时代只有一次,尤其珍贵。

《企望》

黄菊、桂花枝、洋牡丹、剑兰叶、小叶胡杨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已近冬日,满树桂花凋落,遥望黄菊开得正绚烂,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生命的此起彼伏在物我间延续。

《期望》

女贞,桂花,淡竹叶,棕竹,金鱼草,小雏菊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就日常所见、所感、所思,融入到作品里,插花象征着生活,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从一朵花的花蕾开始憧憬她的绽放,从每一朵花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和未来的期望。

《意浓》

竹子、小紫菊

小碗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庭院深深生几许,竹枝静看花争妍,竹枝静静地守护,不疾不徐,静待脚边稚嫩烂漫的小花争相开放。

《清影》

竹、棕竹、菊、沙棘、枯木

竹筒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高风亮节的家院,窗下怎能少了竹、菊?竹菊的虚实、高低、疏密,将插画基本法则完美的呈现出来。窗前一丛竹在风中摇曳,也是心中家院的向往!

《寄情》

剑兰、金鱼草、黄杨、紫竹、桂花枝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整个作品选择剑兰作为主材料,显得挺拔端庄,有碗花该有的气质和韵味,心的部分用金鱼草来搭配,色调统一清新淡雅,紫竹作为基盘和剑兰叶的形相呼应。

《芳华》

枯枝、菊花、侧栢、十大功劳、桂花叶

天教憔悴度芳姿,留得几多时。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瓶如彤月,枝向东篱,几盏菊酒,西风零落,寸许清忆

《漫丽》

郁金香、剑兰叶、枯木

石砚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河畔旁积年的枯木与奇石,微风吹过岸边亭亭驻立的娇花朵像少女一样,有的照水梳妆,有的座石观鱼……

《生发》

枯木、菊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枯木和花叶,荣枯之间,刹那芳华。

入兰

兰叶玫瑰枇杷叶

紫砂方盘

丛丛幽芬清几秀瘦如姿

简单,纯粹,率性容于优雅和自然中,于淡若才是永恒。

《绿蚁新醅酒》

拉丝扶郎花、月季、枇杷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今天是大雪节气,外面天寒地冻,屋里围炉夜话,温暖如春。素雅的花枝,就像白居易这首寥寥二十字的诗,勾勒美好,释放温馨,彰显情谊。

《枯荷残韵》

桔梗、荷叶、火棘、红叶石楠

寒塘瑟瑟落芳魂,简影残妆萎玉身。

昔日娇姿何处现,枯荣淡去梦中吟。

喜爱六月里的荷,叶绿花红给炎夏带来清凉,但再美好的事物都会发生改变,荷也是如此,它模样随时间一天一天改变,翠绿嫩红到黄绿黄褐,娇嫩的身躯变的枯黄干皱,有一天在夕阳下发现干枯的残荷倒也是别有一番风情的。

《相随》

枇杷枝叶、黄月季、洋桔梗、火棘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

虚实结合,上轻下重,上散下聚,高低差落,俯仰高低,疏密有致。达到处处紧密相连相应,从而归位,身心合一!

《岁寒》

拉丝扶郎、火棘、松,兰叶

岁月惭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

冬日大雪,雪盛之时,松不变色,依然枝叶繁盛,顶寒傲立;而冬雪之时,亦有花开正艳,为冬日增添的,不只是色彩而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dy/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