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好了 http://pf.39.net/bdfyy/

书闲时间

-Voyages-

旅游达人

桑巴森林

公元前六世纪,属于印度雅利安语系的部落,由其首领僧诃罗率领,从南印度末端跨过保克海峡(PalkStrait)渡海而来。公元四世纪末,远在天竺以南的斯里兰卡岛屿即同中国有文化交流。梵语古称Simhalauipa,玄奘在随后的《大唐西域记》中音译为“僧迦罗”。中国史籍称“狮子国”,是梵语本名的意译。

锡兰两千年的古王朝历史以中部的密林地区为中心,僧伽罗文明在以阿鲁拉德普勒(Anuradhapura)、波隆纳鲁瓦(Polonnaruwa)等为代表的城市繁衍开来。小乘佛教在这里生根发芽、普度众生、继而发扬光大,成为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王公将相们不仅种植神圣菩提树,而且修建城墙、构筑大坝与水渠。彼时我天朝晋代高僧法显曾住此二年,潜心研究佛法。

公元前五世纪维阇耶(Vijaya)王朝在阿鲁拉德普勒建立。这里是锡兰国第一个古城,在随后十个世纪的历史长河里,伴随着数次同南印度入侵王国的战乱与纷争。而期间佛教的引入真正为僧伽罗文化刻上坚实的烙印。要深入理解和感受斯里兰卡的灿烂文化,就不得不从邻近的密亨塔勒(Mihintale)说起。

我在密亨塔勒所住的庭院式旅馆

遥想大名鼎鼎的北印度阿育王(Ashoka),大概是印度各类王朝中最推崇佛教的一位君主。在他的治下,源出于菩提伽雅(Budhigaya)的佛家哲学在南亚次大陆流传开来。

就在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之子摩哂陀(Mahinda)与公主僧伽密多(Sanghamitta)受其父王之托,渡海前来兰卡传教。

相传两位王室使徒与斯国天爱帝须王(DevanampiyaTissa)在弥沙迦山(Missaka)相见,国王在此对佛陀的皈依标志着锡兰佛教史的正式纪元。引山在阿鲁拉德普勒城东九里,就是今日的小镇密亨塔勒。

摩哂陀在天爱帝须王的供养下,在此弘扬佛学、兴建教院、广纳佛徒,留有精雕细琢的祭坛、灵塔和石窟。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是一片废墟。开心的是,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整个遗迹散落在弥沙迦山的山脚各处、鲜有游人抵达。

我可以在无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潜心穿越,默默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辉煌。那一千八百四十级古老的花岗岩台阶,引向罗汉们同王室宣讲佛法的净地。

天爱帝须王狩猎的弥沙迦山(Missaka)

从一千八百四十级古老的花岗岩台阶引向山顶的佛塔

圣洁之花

KantakaChetiya古庙,密亨塔勒

KantakaChetiya古庙塔基上的罗汉雕塑,密亨塔勒

KantakaChetiya古庙的石柱,密亨塔勒

密亨塔勒的和尚隐居地

密亨塔勒雕塑遗迹

在破败的建筑物间,有一种石雕大概最能引起游人的注意。这在梵文中被称为Vahalkadas,是一种刻有数个图腾及装饰图案的圆盘。

圆盘边缘依照逆时针(东北西南)的顺序,依次展现大象、雄师、骏马、水牛四种兽。其中大象意味着新生,雄师代表疾病,骏马象征生命渐渐变老,水牛意味着死亡。这是人生的四个阶段,是生命的年轮。

在兽之内围绕着欲望之火,这是要告诉我们人之将死、那生命最后的念想。随后是代表区分好坏能力的天鹅,我们在善与恶之间修行、徘徊。在圆盘的最里端,是佛家思想中最重要的莲花,象征着生命轮回与受难的终结,即涅槃(Nirvana)。

可以看出,这一简单的圆盘,不仅是精湛的艺术品,更是将传统文化与根深蒂固的佛教哲学浓缩植入其中,非常具人文价值。

Vahalkadas石刻雕盘,是僧伽罗文明中植入佛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离开密亨塔勒,我只需要找一个图图车,就轻松抵达十公里外的阿鲁拉德普勒。这里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真正意义上古王朝长达千年的王权中心。皈依佛门的天爱帝须王(DevanampiyaTissa)及其后嗣,在都城大兴土木、修建大寺与道场。

只是在其后的近千年时间,来自南印度的入侵者总是想尽办法来征服这个信奉佛教的异教王朝。阿鲁拉德普勒数次落入敌军之手,维阇耶(Vijaya)王朝被迫屈辱性的南迁。在充满传奇色彩的杜图伽摩奴国王(Dutugemunu)带领下,僧伽罗军队气势恢弘,在公元前二世纪终还于旧都。

这段历史是个有趣的故事,尤其是杜图伽摩奴的父亲禁止他有任何开战的想法和行动。而“不负责任”(“杜图”在僧伽罗语中是这个意思)的杜王派自己的心腹递上一个女人的首饰品给父亲,以嘲讽父王的胆怯。

作为佛教圣城,这里拥有数十座大大小小的佛塔(Dagoba)和寺庙,最有名的当数鲁旺瓦利沙亚大佛塔(RuvanvelisayaDagoba)。它修建于约公元前一世纪,彼时的英雄国王杜图伽摩奴正春风得意,迫切需要一座伟大的宗教建筑来深入人心。

远看这塔身洁白,塔高约一百米米,塔基直径九十六米,耸立在有三层台基的平台上。其塔身下端为砖砌立方实体,中央的圆形石柱上部呈圆锥形,尖顶有镀金饰物,高耸在立方实体上,为僧伽罗民族建筑风格的典范,其规模不但远远超过全斯里兰卡所有的佛塔,也是当时各佛教国家中这一类型的经典之作。

如今的大佛塔是整个阿努拉德普勒城最具人气的地方,来此的信徒络绎不绝,人们绕着佛塔一路走一路念诵着经文,使这座圣洁壮观的大佛塔愈发熠熠生辉了起来。

传奇国王杜图伽摩奴所建的鲁旺瓦利沙亚大佛塔

传奇国王杜图伽摩奴所建的鲁旺瓦利沙亚大佛塔

鲁旺瓦利沙亚大佛塔旁的信众

鲁旺瓦利沙亚大佛塔旁的壁画及装饰

鲁旺瓦利沙亚大佛塔附近东北方向,有以红砖砌成的佛塔-祗陀林寺塔(JetavanaramaDagoba),塔基直径一百一十二米,残高也有七十米,独特的颜色和外型使它完全有别于斯里兰卡其余现存所有的佛塔。据英国人计算,其所用的砖,可以砌成一条连接伦敦和爱丁堡(六百公里)的三米高墙,塔后的寺院曾住比丘三千,至今还残存着高达八米的佛殿门框。西北方向则有历史最悠久的睹波罗摩塔(ThuparamaDagoba),由第一个信仰佛教的天爱帝须王所建,比古城本身只年轻了两百年。塔内保存着的释迦牟尼佛遗骨以及一钵佛陀舍利子,是阿育王的礼物。环塔的石柱林原本支撑着木结构的塔庙屋顶,如今只剩下残根石柱供游人怀念往昔的辉煌时光。

红砖砌成的祗陀林寺塔

红砖砌成的祗陀林寺塔

红砖砌成的祗陀林寺塔

保存释迦牟尼佛遗骨以及一钵佛陀舍利子的睹波罗摩塔

另一宗在佛教世界极其珍贵的遗物就是神圣菩提树(SriMahaBodhi),它堪称弥足珍贵。将佛家哲学彻底植入僧伽罗文明的摩哂陀王子,以及其姐姐僧伽密多公主,亲自从佛教发源地菩提加雅将它带来,并在阿鲁拉德普勒落户生根两千余年。

这里是斯里兰卡以至全世界佛教徒的朝圣地,我也随着他们的脚步,在充满无穷生命与慈悲的树前激动祈祷。

这尊雕塑描述僧伽密多公主将神圣菩提树从菩提加雅带到锡兰国土上

被两千年供奉的神圣菩提树

信徒在神圣菩提树外墙祈祷

在神圣菩提树神龛前祈祷的人们

在神圣菩提树神龛前祈祷的人们

在晚霞到来之时继续参观公元前一世纪修建的无畏山寺(AbhayagiriMonestery),寺中曾有青玉佛殿,当年去乡多年的法显和尚,在佛前看到一把中国商人供奉的白绢扇,动了思乡情“不禁凄然泪下”。

规模宏大的寺院,在第一个千禧年一直是王国的最重要的佛庙,僧人最多时达五千余人,如今只剩下巨大的无畏山寺塔,岁月剥去了塔身曾经雪白耀眼的外壳,留下暗淡的砖色,任由荒草蔓延,涂上抽象的图案。

无畏山寺及佛塔(AbhayagiriMonastery)

无畏山寺(AbhayagiriMonastery)的石刻雕塑

无畏山寺(AbhayagiriMonastery)内的雕塑

无畏山寺(AbhayagiriMonastery)内的天花板装饰

后任王室的奢华以及疏于防范,维阇耶(Vijaya)王朝终究没能躲过北方入侵者的进攻。南印的朱罗王朝(CholaDynasty)在占领阿鲁拉德普勒之后,却将东南部的波隆纳鲁瓦(Polonnaruwa)立为都城。这是因为后者的战略位置及能更好的防范僧伽罗人的反扑。还有一个有趣的原因,就是波隆纳鲁瓦(Polonnaruwa)的蚊子要少很多!在大约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僧伽罗国王雨加耶巴护(Vijayabahu)才将印度人赶走,将首都建于波隆纳鲁瓦。国力、财力、人力已经没落不少,不过佛教文化却继续它在斯里兰卡的辉煌。

阿鲁拉德普勒最后的辉煌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从旅行图中略过了这个古王朝历史中第二重要的都城,径直从阿鲁拉德普勒前往丹布拉(Dambulla)。

下期继续周六更新

喜欢我鼓励我

往期回顾:

1、奔向袋鼠岛(下)∫澳洲故事

2、奔向袋鼠岛(上)∫澳洲故事

3、追逐草原之王-纵情马赛马拉(下)

4、罗德岛州∫美东游记

别忘了分享、在看、留言、赞赏哟!

人有空时去看看世界

心若闲时来读本好书

Onnevoitbienqu’aveclecoeur

谢谢支持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dy/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