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ANZONGBOOKS开卷笔记

错过了我们上海安福路的限时快闪店「春天在哪里?」,你还可以来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上的卷宗书店!

展会上精选了来自室内设计领域的上百种图书,以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为关键词,从经典家居单品、风格与案例入手,希望你能从中找到筑起自我精神堡垒的灵感。

除了联合全球设计出版社为读者带来最新室内家居设计趋势,卷宗同时与国际家居设计品牌合作,带来著名中外设计师的最新家居设计作品。

本次参展,卷宗特别邀请了优秀的中国青年建筑师操刀,师从隈研吾、建筑设计师秋天主持的树懒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本次展位,在“正在建设”的展位上,剖析国内外优秀设计师们的设计过程,诠释国际家居生活方式。

作为整个设计周上唯一的一家书店,卷宗书店特别邀请了本次展位设计师秋天来分享她的创作历程。

秋天

年成立树獭建筑工作室

年~年就职于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Q:卷宗书店

A:秋天

Q: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展位设计的思路?

A:卷宗书店是一家建筑文化书店,工地阶段是每个建筑必定经历的场景,它是所有建筑的共同体,因此我们把工地作为主要设计出发点。所有展厅内出现的硬装材料都是在工地上常见的,轻钢龙骨、木工板、砌块砖、安全防护网,防爆灯。我们让这些通常见不到阳光的材料成为这次展位的最终完成面,在令人联想到这是和建筑相关书籍展位的同时,仿佛工地的展位与周边富丽堂皇的展位形成鲜明对比,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工地当做出发点,一方面是为表现卷宗书店的主题,另一方面是为满足我自己。每当自己去到工地,尤其是轻钢龙骨起来的那些日子,我的脑子充满幻想。如果当初再坚持坚持设计初衷、如果我们选了方案B、如果材料供货期短些、如果预算再多些……当空间被完成面材料覆盖时,这些幻想就此结束。往往当人在幻想时心情是愉悦的,我想让这个展位停留在工地阶段,把愉悦感献给观展的建筑工人们。

Q:深圳作为一座飞速发展的城市,近年来一直备受瞩目。你在深圳的经历或是体验是否有为这次的展位设计带来帮助?

展位搭建期间几乎是我第一次来深圳。通过这一次的展位搭建体验,对之后的展位设计思路是有帮助的。深圳国际展览中心有23个2万多平米的展馆,尺度大得惊人,展会后的建筑垃圾和这个尺度大概成正比,所以下一个方案我会以可重复利用的元素作为展位设计的出发点。

Q:在你看来,展位设计相比建筑、室内设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A:寿命短。可以奢侈地用平时容易被业主投诉难以清洁的材料。不过,下一个展位设计我准备尝试一种可被循环利用寿命长的展位,这样下来可能展位设计和建筑室内也没有区别了。

Q:这次的展位其实主要是为了卷宗书店呈现图书而设计的,平时在你的工作中,会从书中收集灵感或是参考资料吗?

A:会,从书中收集到的以间接信息为主,直接信息会从网络收集。阅读更像是我的精神安定剂,专心阅读时能够忘却自我,特别放松。

Q:能否分享你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

A:汤泽规子先生著的,翻译过来大概叫做“大便从何而来、去哪里”。这本书从历史、地域性的角度通过文献数据调研并分析人类对于大便的不同认知和态度。

去年我们设计了两个厕所方案,今年再设计厕所方案时准备从基础设备做一些突破。这本书或许能够间接地给我们一些启发。

Q:本次的展览主题是和室内家居设计相关的,那么在你的心目中,室内空间和生活在里面的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通过不同的项目来实现?

A:对于成年人,这个人的生活空间反应着他的价值观。对于未成年,所处的空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审美品位。

在我们接触的项目中,我们会尽可能地尝试被普遍认知的”美”之外的内容,让价值观和审美方向更加多样化一些。

01

《TheTouch》是《Kinfolk》杂志的NathanWilliams与Norm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的JonasBjerre-Poulsen合作的全新项目,它引领读者进入25个鼓舞人心的空间。

在这里,室内设计不仅散发着视觉吸引力,也调动着人类所有的感官。从IlseCrawford和BijoyJain的当代设计到ArneJacobsen的经典案例,这些美观的住宅、酒店、博物馆和零售商店邀请读者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灯光、自然、物质、颜色和社区如何特意把我们带回自己的感官体验,让生活的每一天更加充实饱满。

02

《纽约时报》的居家栏目一向备受读者喜爱,众编辑这一次向读者展示了居家设计主题的迷人照片和动人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当代屋主如何建设自己的居住空间。

无论是小住房还是大豪宅,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无论是体现出历史感还是现代感,这些住宅都有着自己的风格。这一项目反映出住宅设计中最新颖和最有创意的理念,表达了当今建筑师、设计师和屋主的乐观态度、聪明才智和实验精神。

书中所介绍的住宅,包括了回归本质的农家村屋,连接如画远景的村舍小屋,善用紧凑空间的小公寓和工作室,为创意居民提供独特居住体验的翻修空间,还有无数呈现当今生活方式的房屋类型。书中的每一处房屋都散发出独有的吸引力,无论是屋主、设计师还是建筑师,都会在这个多样化的住宅系列中觅得想法和灵感。

这些独特而迷人的房屋在呈现吸引力和创造力方面,是研究生活方式的典范。

03

SuzanneRheinstein是行业领先的室内设计师,也是洛杉矶著名的古董和装饰艺术圣地Hollyhock的所有人,她以优雅闲适的风格而知名,善于打造风格和室内设计,对特殊奢侈品具有敏锐的鉴赏力。

她也擅长通过一种鼓舞人心的全新方式将旧家具重新整合布置到一起,其作品的特征就是简约优雅,注重细节。Rheinstein设计的每间房间都给人一种永恒的感觉,她认为比起布置房子举办特殊聚会,每天如何在这个地方生活是更值得关心的问题。

本书通过精美的照片展示了Rheinstein的过往作品,包括弗吉尼亚乡村的一座砖砌农舍,森瓦利一处可以俯瞰大木河的精致乡村度假屋,纽波特湾沙滩上一间外墙用木瓦装饰的全年住所,当然也有她本人的住家,分别是位于洛杉矶的新乔治亚式住宅以及位于纽约的战前临时住所。

这些建筑展示了Rheinstein打造创意之家的天赋,她可以给生活和娱乐带来极致的愉悦体验。

04

纵观历史,椅子为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提供了无限的机会,让他们得以通过一个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物体,在一定限度内试验新方法和材料。

从早期的范例到如今的尖端设计,《Chair:DesignsthatMatter》一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简陋的椅子进行歌颂。它邀请读者坐下来,在数百名国际知名设计师的创造性想象中享受一段旅程。

05

从文学到食物,从生活方式到时尚,从电影到建筑,北欧的影响力在当代文化中显而易见。

《TheRedThread:NordicDesign》一书颂扬了这种根深蒂固的美学,通过多件物品展示了斯堪的纳维亚和芬兰设计的多样性,其中既有日常用品和制作精美的装饰性玻璃器皿,也有传统的手工纺织品和遍布全球家庭的批量生产品。

书名取自北欧国家常见的隐喻,用编织材料中长长的连接线来修饰共同且突出的特征,这一特征贯穿并连接着主题、想法和故事,也包括本书所提及的设计。

06

酷、有创意、不怕打破常规,阿姆斯特丹让建筑和设计爱好者心跳加快。你会看到既与众不同又实用的家具,也会见到让创意人士宾至如归的酒店,还会找到让人大饱眼福和口福的餐厅。而且,这里到处都是博物馆和概念店。优秀的设计存在于荷兰首都的基因中,而且随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这要归功于MarcelWanders、PietBoon和Droog设计团体等先驱。

最新一期的《LivinginStyle》阿姆斯特丹特辑,分享敢于与众不同的荷兰设计心态。在这期刊物中,精选的私人公寓、精心修复的17世纪运河房屋、奢华的高级设计酒店和顶层豪华公寓都向读者敞开了大门。门后会有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创新的生活空间和装饰概念不受短暂的流行趋势和它们的天才创造者所限。与享誉国际的设计界名流会面,一起发掘JoyceUrbanus、DaxRoll和JamesvanderVelde等荷兰设计和建筑领域的后起之秀。《LivinginStyle》阿姆斯特丹特辑是一本永恒且精美的照片书,它为每位设计爱好者提供广泛多元的想法,并吸引每一位读者前来访问这座启发灵感的城市!

07

巧妙的室内设计源于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竹竿上看出窗帘杆的雏形,也无法在木匠的旧长凳上看到未来的厨房柜台。

任何人都可以只通过搜集和回收材料,从而建造出一个美丽的家,不需要从商店购买昂贵的物品。废弃的物品可以被修复、回收,或者重新利用,给任何空间带来自己的风格。

本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精明的搜寻者所采用的理念和技巧,比如海滩搜索、森林狩猎和城市回收等,从而展示了这些人如何为大多数人眼中的“废物”注入新生,从而打造出舒适且有型的住家。

现在这个时代,可持续发展、节能省电、减少人类生态足迹的重要性和吸引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TheForagedHome》将为那些寻求超脱这个大规模生产的世界的人提供指导和灵感。

08

本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一些当代项目如何承担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简单任务,去深化迷人房间的概念及开发空间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利用最小的生活空间。房间的装饰要做到精心设计和小巧紧凑,例如放置可以转换成床的长凳,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可用的空间。

在尽可能小的房间中开发尽可能大的空间,这既不是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也不是抗议这个以奢侈为导向的社会。有时候,它只是让生活更简单、舒适和经济。“小房子运动”的生活趋势始于美国,在建筑和金融危机的推动下已经蔓延到全世界。

通过这些迷你室内设计,我们问自己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可以得到的,从而探讨如何去改善日常生活的场景和环境。

09

本书通过精美的照片展示了由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的泰国住宅。Ong-ArdSatrabhandhu被誉为亚洲的AxelVervoordt,他对古代建筑元素和古朴材料的运用十分娴熟,其独特风格反映了泰国北部或兰纳的文化根源,但也同时保留了坚实的当代风格。

兰纳建筑的特点是简单和自然,并注重“发现而非发明”这一理念。Ong-ArdArchitects设计工作室的行事方式一向有意义及有见地,他们在设计中保留了这一简约的经典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混凝土地板和高高的通风天花板等当代元素,打造出一种过去和现在共存的精妙设计。

这本书籍展示了Ong-Ard最引人入胜的建筑作品,并由摄影大师Fran?oisHalard专门拍摄。他那些充满吸引力的住家、度假村和酒店设计,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每一处都是一片让人心生宁静的绿洲。

那些宏伟且宽敞的室内设计突出了以自然为灵感的设计特点,它会让休闲读者和室内设计爱好者的内心荡起波澜。此书在历史和当代之间取得平衡,并浓缩了泰国广泛的世界影响力和Ong-Ard敏锐的设计洞察力。全世界对室内、设计和建筑感兴趣的读者,都会把它当作至宝。

10

《ThisisHome》是一本返璞归真的设计指南,指导读者去打造真正全心全意的室内设计。

它关乎简单的生活,让你找到家让你快乐的本质,并建设出能够反映你的需求和风格的空间。它充满了聪明的想法和创意十足的空间,让你无需巨额预算便可以建造一个美丽的家。

《ThisisHome》介绍了一些具有全球性和永恒性的案例研究,它们并非全是在传统方式上翻新修复,但却是真正的家园。

编辑:ty

采访:ty

翻译:熊猫译社秦维奇

空间摄影:朱迪

海报视觉:MOREstudio

店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dy/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