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节大磊约束盟国的逻辑与困
学人简介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讲师、研究方向两岸关系,中美关系,东亚安全;国际关系理论,战略研究等 欢迎加入国关国政外交学人第二 海外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学术交流资源共享 内容提要 在同盟政治当中,如何成功地约束盟国、使之放弃损害自己安全利益的政策是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事关双方重大安全利益的事项上,约束一方需要传递两种可信的信息:一是约束一方认同被约束一方的战略目标;二是约束一方反对被约束一方可能采取的策略手段。战略安抚和策略施压是防止盟国采取违反自己重大安全利益行动的两个并行措施,但二者的可信性较易相互削弱,这也正是约束盟国的困境所在。在美国约束以色列的案例中,奥巴马政府成功地结合了战略安抚和策略施压,使之放弃了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而在美国约束格鲁吉亚的案例中,小布什政府对后者几乎无条件和全方位的长期支持使得战略安抚和策略施压之间严重失衡。萨卡什维利政府有恃无恐地对南奥塞梯使用武力,从而引发了俄格战争,也标志着美国约束格鲁吉亚的努力归于失败。美国试图约束以色列以及格鲁吉亚的两个案例一方面为论点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成功约束盟国的困难性 节大磊老师 国际政治当中常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是盟国之间的博弈和倾轧,其激烈和复杂程度常常不逊于敌对国家之间的斗争。正如乔治凯南所言:“只有敌人的人体会不了什么叫作复杂;唯有有朋友的人方能理解。” 本文研究的是在涉及己方重大安全利益的问题上约束盟国的成败因素。即使是关系最为紧密的盟国,其安全利益也只是部分重合,那么在安全利益相左的时候,其中一方常常需要约束另一方的行为。这种约束并不容易成功。 事实上,并不鲜见的情况是,即使是同盟中较为强大的一方,也对相对弱小的盟友无视自己利益和要求的行为无可奈何。 约束盟国如何才能成功本文认为,在事关重大安全利益的事项上,约束一方需要传递两种可信的信息:一是约束一方认同被约束一方的战略目标;二是约束一方反对被约束一方可能采取的策略手段。 两种信息的可信性较易相互削弱,这也正是约束盟国的困境所在。下文先进行文献回顾并指出约束联盟的困境之本质,随后以美国试图约束以色列和格鲁吉亚的案例来初步验证论点,结论部分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1对现有研究的文献回顾结盟行为向来被国际关系学者——尤其是现实主义学者——看作一种抗衡行为亦即为了自身的安全进行的所谓“外部抗衡”。 其原因在于,在安全和生存受到威胁时,处于国际关系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需要借助他国的力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文献指出,国家之间的结盟动机其实多种多样,而外部抗衡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有的时候国家非但不抗衡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强国,反而与其结盟,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分享战争果实(比如日本和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协约国的行为)。 此外,国家也可能是为了改善与一个潜在对手的关系而结盟(比如一战前“三皇同盟”中的俄奥关系以及英法、英俄协约)再者,国家还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对方而与其结盟(比如冷战期间美国与日本、韩国的同盟关系)。 事实上,国家结盟的内在动机以及盟国之间的互动之复杂性不逊于同盟间政治因此,同盟内政治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白癜风咨询北京哪有治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inzhangz.com/wldy/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东欧四国10天大城小镇之旅
- 下一篇文章: 国防动员在大国军改中有多重请看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