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华人谭姓男子持刀砍伤家人的案件虽然仍在调查,但新冠疫情爆发后,家庭纷争引发暴力的案件数量大幅飙升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芝加哥第九警分局统计显示,「新冠疫情后每个月接到家暴案件数,比疫情前至少增加一倍」,警局呼吁,疫情压力容易导致情绪失控,希望公众能够互相给家人空间,彼此尊重,避免「小吵架变成大血案」。芝加哥警局统计显示,过去六个月警局记录有案的家暴案件创下十年来新高,年与家暴相关的犯罪案件,大约占了所有犯罪案的14%到17%,而年这个比率已经超过20%;此外,警方目前接到的家暴举报电话,平均每天约通,而年到年间,相似的报案件数平均每天才通。资深华裔警官蔡立仁说,九分局过去几个月接到的家暴举报案件,比新冠疫情前多出一倍,「很多都是因为生活小事开吵,最后演变成殴打甚至流血案件」。日前华埠28街夹普林斯顿街(PrincetonSt.)的一处出租公寓,就发生一起同居室友因为「宗教」问题吵到大打出手而不得不报警处理;此外,还有一对住在华埠瓦利斯街(WallaceSt.)夹26街的30多岁华裔男女朋友,也因细故争吵,导致该名吴姓男子当街追打黄姓女友。还有一例发生在51街,一名18岁的青少年,因为吃了父亲放在餐桌的香肠遭父亲指责,该名青少年不满而顶嘴,结果使父亲震怒掏枪打伤儿子。担任警察将近30年,处理过无数家暴案件的蔡立仁说,疫情引发个人情绪低潮的后遗症十分普遍,而华人年轻一代接受美国式教育,许多观念想法与父母辈已经有差异,疫情来袭,让不少父母失业或在家工作,而学生也几乎待在家中上网课,「家人一起长时间相处,发生冲突的机率也增高」。「受虐妇女与儿童连结组织」(ConnectionsforAbusedWomanandTheirChildren)执行主任派特森(StephanieLove-Patterson)说,一些原本就受到虐待的弱势女性与孩童,因为疫情被迫待在家中更长时间,等于也被迫与可能伤害他们甚至杀害他们的人在一起,情势令人忧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baojieshaobj.com/wldy/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