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勇者总要斗恶龙混乱博物馆
我们很早就讲述过一个《龙的简史》,本期是它晚生兄弟篇,一个英雄屠龙的故事。 在每个文明最古老的历史中,巨蛇最集中地象征了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敬畏与恐惧。在那些绵延长远的多神崇拜中,各种各样的“龙”总是带有复杂的品质,它们一方面拥有强大的力量;一方面又常常给尘世带来可怕的灾祸。 而在西方文明中,在基督教的深刻重塑下,龙就完全退化成了邪恶的力量,英雄们向他发起无畏的冲锋,拯救公主,赢得宝藏。 这一切最终又都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中改换了面目,留给我们一个妙趣横生的新世界。 -文字稿- 拜强盛的西方文明所赐,龙,Dragon,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幻想生物,而且显著不同于其它文明中的龙形怪物,西方的龙虽然力量强大,却既不是神明也不受尊敬,反而总是那个受到屠戮的对象——西方文明里传颂的,往往是一个“英雄屠龙的故事”。 在孕育西方文明的古典地中海,本来有过许多大神杀死巨大怪物的故事,这都来自对自然现象的恐惧,比如希腊有宙斯击败泰丰,这来自对火山的恐惧;亚述有战神尼努尔塔击败怪龙安祖的故事,这来自对沙尘暴的恐惧;埃及有天神荷鲁斯击败化身成鳄鱼的混乱之神赛特的故事,这来自对沙漠和尼罗鳄的双重恐惧。 但它们并没有被早期基督教接受,虽然我们在《龙的简史》里讲过一个圣乔治屠龙的故事,公元5世纪,罗马军官圣乔治在利比亚用十字架慑服并诛杀了一头恶龙,拯救了将被牺牲的公主,但这个故事是后世的附会,出自一本13世纪的畅销书,名叫《黄金传奇》。 这本传奇是数次十字军东征的产物,战士们不仅洗劫了东方的土地,而且将一大批东方神话带回西欧,圣乔治作为天主教最著名的圣徒,士兵的主保圣人,很快就和那些残存的屠龙神话融合起来,成为宣扬骑士精神的样板戏,借各种艺术作品大加弘扬,而大蛇或者恶龙很早就被基督教诠释为撒旦的化身,于是圣乔治屠龙的骑士传奇就与大天使米迦勒斩杀恶龙撒旦的启示录故事相互映照,成为寓意深刻的孪生故事——在骑士文学最兴盛的14到16世纪,圣乔治屠龙是西方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 尽管骑士阶级连同骑士文化都在17世纪以后迅速崩解,圣乔治屠龙的艺术作品也迅速趋于消失,但这并不是传奇的尾声。圣乔治是英格兰、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国家的守护圣徒,在欧洲其它地方也受到普遍崇拜,这让圣乔治屠龙成为一个不可能被遗忘的故事。 随着民族主义在19世纪兴起,大量的圣乔治屠龙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市政广场和侨民聚居地,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一战期间英国还有一张著名的招兵海报,画的就是英格兰的圣乔治杀死德国的龙。 与此同时,民族主义还在欧洲各地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民族文学——从年开始,德国作曲家和剧作家瓦格纳历尽26年心血,创作了宏大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它改编自12世纪日耳曼民族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其中的传说可以追溯到5世纪以前。 故事中,火神洛基抢劫了侏儒安德瓦利的财宝,安德瓦利盛怒之下对财宝中的一枚指环下了诅咒,只要得到它就会招来无限的灾祸,人类、侏儒、巨人抑或神都不能摆脱。而其中最先受到诅咒的是侏儒王子法夫纳,它因为贪婪而化身成巨龙,杀死每一个想要靠近财宝的人,直到人类的大英雄齐格飞以神剑格拉墨杀死法夫纳,才让戒指流落世间,妨死了无数英雄与神明,成为一系列悲剧的中心。 显而易见,托尔金的《指环王》处处闪烁着《尼伯龙根》的影子,这也代表了在基督教洗刷之下,欧洲传奇文学的通用格式:尘世中有恶魔的使徒,它们可能无比强大,人类要以巨大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个战胜它们,直到撒旦本身。 于是圣乔治屠龙与尼伯龙根之歌悄悄奠定了当代电玩游戏的经典模式:不断杀怪,获取奖励,变得强大,最终杀死终极大BOSS,当然,这也是最符合游戏心理的故事结构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混乱博物馆更多视频。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inzhangz.com/wldy/1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观五天内两次批列宁,普京都说了哪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